第(2/3)页 刘琮高坐于主位,正眉头紧锁,端详着那封亲笔信。 “异度,德珪,我们当真要归降曹公吗?” “州中尚有带甲之士十万,我们就真没有挡住曹军,守住这份基业的希望吗?” 刘琮抬起头来,以近乎渴求的目光望向蒯越和蔡瑁。 显然他尚存一丝侥幸,不太甘心就此降曹。 “主公之雄才伟略,与袁本初相比如何?” “我荆州军之实力,比之当年河北军又如何?” 蒯越捋着细髯,语气冰冷冷的反问道。 刘琮语塞。 “主公之才略不及袁本初,我荆州军之实力,亦是远逊于河北军。” “以袁本初之强,尚且为曹公所灭,落了个族灭的下场,试问主公何来底气,能挡得住曹公的铁骑?” 蒯越语气中带着明显讽刺,似乎在讽刺刘琮的不自量力。 刘琮沉默下来,眼中的侥幸渐渐瓦解。 “主公既已向曹公献上降表,就不要再东想西想,犹豫不决了。” “曹公何等胸襟,连那张绣都容得下,又怎会容不下主公。” “反正这荆州主公也守不住,不如就献给曹公,安安心心的去许都享受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蔡瑁也笑嘻嘻的为刘琮画起了大饼。 刘琮眼中掠过一丝苦涩,只得叹道: “既是木已成舟,你二人力主降曹,我只能依你们便是。” 蔡瑁和蒯越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只是那刘玄德已知晓此事,他与曹操乃是死敌,多半不会随我们降曹。” 刘琮面露几分顾虑,提醒道: “倘若他闻知我们归降曹公,一怒之下翻脸率军来攻如何是好?” 蔡瑁神经立时紧绷起来,眉宇间流露出对刘备的忌惮。 蒯越却是淡淡一笑,不以为然道: “刘备自诩仁义,为虚名所累,我料他顾虑着景升先公临终前托付,必不会对主公对手,发兵来攻襄阳。” “以蒯之判断,刘备要么会顺汉水南下,去江夏投奔刘琦,要么会越襄阳南下,去抢占江陵。” “若他选前者自然是最好不过,我们便可安心等曹公大军前来。” “若他选后者,我们只紧闭城门不出,放他南下去江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