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和一愣。 自己也就是一时兴起,随口吊了一句书袋子,没想到就被徐庶盯上了。 学霸的求知欲果然都很强啊… “我其实没怎么学过兵法韬略,你说的那句话是家师闲谈时提到,我临时想起随口那么一说,元直兄见笑了。” 萧和一通自嘲后,按惯例又把解释不清的东西,全扣在了那个虚拟的恩师身上。 徐庶听罢,却是眼神微妙。 “他字字句句都深得兵法之妙,怎么可能没学过兵法韬略,这萧伯温真也是太过谦逊…” “还有他那位恩师,似乎韬略还在水镜恩师之上,不知是什么世外仙隐?” 徐庶思绪翻转,脸上流露出几分猜测与神往之色。 刘备目光却已扫向众人,欣然问道: “诸位,伯温所献这奇袭邓县之策,尔等以为如何?” 萧和什么实力,在场的哪个没见识过,又有哪个不心悦臣服? 现下萧和再献奇策,众人自然多无异议。 “主公,萧从事之计,确乃一战定乾坤的妙计。” “不过良窃以为,在实施此计之前,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要确认。” 一片赞同声中,忽然响起不同的声音。 出言者,正是马良。 “什么前提,季常说来听听。” 刘备及众人目光,齐望向了这位“马氏五常”中的“白眉最良”。 “众所周知,曹操最大的优势,便是兵多将广。” “曹军八十万虽是号称,实则兵力也至少有十五万左右,是我军总兵力的三倍有余。” “我军现下能动用的奇袭兵力,最多一万五千余人,那么曹操就算中计往朝阳设伏,五万左右兵马足矣。” “也就是说,樊城一线,曹操至少还留有近十万兵力,以这样的雄厚兵力,邓县粮营一线完全可以屯留两万左右兵马驻守。” “倘使如此,我们就算奇袭邓县粮营,杀了曹操一个声东击西,以我们一万五千兵马,又能否速战速决攻破敌营呢?” 马良道出了顾虑所在,接着一拱手: “所以良以为,我们在发动奇袭之前,首先要确保曹操将大部兵马调往朝阳设伏,邓县留驻兵马不能超过一万人这个底线。” “唯有如此,我军方有必胜把握!” 堂中议论再起。 眼看就要拍板的刘备,眼中重生犹疑,目光看向萧和: “伯温,季常所言极是,曹操兵多,我军兵少这道软肋,确实是此战最大绊脚石呀。” 萧和脑壳有点疼。 做谋士还真是个苦差事,前脚刚排一颗雷,后脚就又冒出一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