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位文士? 还自称要助他收取淮南。 那也就是说,这个人至少是预料到,他有对淮南用兵的意图。 来人不一般啊… 刘备精神一振,忙问来人尊姓大名,是何相貌。 “回禀大将军,那文士并未报上姓名,只说与诸葛令君为同窗,相貌嘛…略…略丑…” 众人神色一震,目光齐刷刷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眼眸一转,蓦的掠起一丝喜色,似乎猜出了是谁。 不等他开口,萧和便笑道: “大将军,应该是那位与卧龙齐名的凤雏,庞统庞士元现身了。” “恭喜大将军,再得一位王佐国士呀。” 庞统! 听得这个名字,刘备霎时间大喜。 诸葛亮曾与他提过,他恩师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门下众多弟子,皆是才智不凡之士。 除却徐庶之外,还有如崔州平,石广元等人,皆为郡守之才。 然真正有王佐之才者,唯有襄阳庞氏子弟庞统一人。 后来萧和也曾评价过,这庞统有经天纬地之才,其智计奇谋可与郭嘉并肩。 如今听到这庞统前来拜见,刘备焉能不惊喜若狂。 “伯温猜的大抵不错,来者应该就是庞士元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认可了萧和猜测。 刘备大喜,忙是喝道: “那还等什么,速请这庞士元入府!” 亲卫忙领命而去。 欣喜过后,刘备却又困惑的目光看向诸葛亮: “孔明啊,这庞士元既为庞氏子弟,吾收取荆州已有多年,却为何不见他来投奔,更不曾听闻他的音讯?” 诸葛亮正待回答,却忽然兴起,笑问道: “伯温,天下人天下事,你皆是洞若观火,你可知这庞士元为何迟迟不来投奔大将军?” 萧和眼珠转了几转,方是一笑: “古往今来,才华绝世者,往往自恃甚高。” “这位凤雏既与孔明兄齐名,既身负王佐之才,必是要择主而恃,不会随随便便投奔到谁麾下。” “且据我所知,这庞士元虽为荆州人,这些年却皆游历于江淮,应该与周瑜等孙氏之臣们颇有些交情。” “此人在荆州易主之后,迟迟不肯来投奔大将军,我猜想应该也有这一层关系在内。” “而现下江东已易主,孙权周瑜皆已伏诛,大将军雄踞江南半壁,奉天子以讨不臣,天下人皆已看出大将军为一代雄主,有光武帝之风。” “此时此刻,这庞士元前来投奔大将军,也就在情在理,水到渠成了。” 萧和一番评价,将庞统的性情心思,剖析了个清清楚楚。 他这番评价,倒也并非无的放矢。 庞统虽与诸葛亮齐名,可在看人的眼光上,却要逊色诸葛亮几分。 故诸葛亮可以在刘备潦倒之时出山辅佐,庞统却在赤壁之战打完,刘备借得南郡,手握大半个荆州之时,方才选择来投。 且如萧和所说,庞统自恃极高,刚开始还嫌刘备给的县令官位太小,直接摸鱼躺平,终日饮酒大睡,置政务于不顾,差点被巡视经过的刘备一怒之下给砍了。 也就是刘备宽仁大度,听得诸葛亮解释,庞统乃王佐之才,当县令是暴殄天物了,刘备当即便委以重任。 这么一个身怀大才,择主谨慎,自恃极高之人,自然不会在刘备刚得荆州,前景还不明朗之时就来投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