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此言一出,大帐沸腾。 刘备蓦然省悟,脸上骤然掠起惊喜。 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 当日他是派出了两万步骑,前去白波谷诱击呼厨泉的四万匈奴铁骑。 其中就包括了赵云统帅的一万汉骑。 后大功告成,伏击之军北上前来会合,却只回来了一万余步军。 当时萧和就提过一嘴,白波一战后,派了赵云率一万铁骑西渡黄河,直取南匈奴王庭,趁着匈奴主力尽灭时,将匈奴男女老幼灭尽,一举铲除匈奴隐患。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胡人,自然必要斩草除根。 萧和提出的这两点定论,刘备都是认可的。 故对萧和的这个临机决断,他当时没有任何质疑,属于是一点而过。 此时萧和忽然提起,刘备方才意识到,萧和当时的这一临机决断,正好起了奇效。 赵云欲入西河郡,势必要西渡黄河。 欲渡黄河,便只有夺取蔺县渡。 而夏侯惇若要弃并州,率八万魏军经由西河郡逃往关中,恰恰也要由蔺县渡过河。 这不正好撞上了么。 “伯温你这临机决断,真乃无心插柳却柳成荫啊!” “好好好,这是天要亡夏侯惇,天也在助朕!” 想明白玄机的刘备,不禁抚掌大笑。 众将皆是欣喜若狂,无不是大赞萧和决断的深谋远虑。 萧和却淡淡一笑,拱手道: “陛下,子龙抢下蔺县渡,臣以为当不在话下。” “不过魏军闻知蔺县渡失守,退往关中的惟一渡头被切断,必会不惜一切代价疯狂夺回,其战斗力势必会爆涨。” “光靠子龙这一万长途奔袭之军,臣担心会吃不消,陛下还当另遣一军前往增援才是。” 刘备深以为然,当即亲自点将,命熟悉并州地形的张燕亲统七千步骑,赶往蔺县渡增援赵云。 号令传下。 张燕当即率七千步骑精锐,由界休关向西,绕往蔺县渡而去。 至于郭淮。 在萧和的“有罪推论”之下,郭淮是真降还是诈降,已然无关紧要。 就算你是真降,我也当你是诈降。 于是刘备当即拒绝了郭淮请降,继续统帅汉军主力,对界休关发动猛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