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差不多行了啦,你还没看呢。” “你管我!” 实验室再次传来冯爱民和张科平争吵声。 然而胡立国已经见惯不怪,看着唐振华问道:“这两套设备花了不少钱吧!” “还行,那台 1微米精度的设备花了不到两亿,而这台 0.8微米精度的设备没花一分钱。” “什么?没有花钱!” “是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 接着,唐振华把东芝商会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小日子会那么好心?” “不是他们好心,而是他们有求我们。” “小唐,你把关键部件卖给他们,你就不怕它们造出来,之后不在与你合作?” “不怕,那些技术我都已经申请专利保护,再说就算他们造出来,我也获得一套设备,不亏!” “也是!” 胡立国微微点头,在做生意的眼光和魄力上,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唐振华。 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想法,那些关键的零部件,无论如何是不会轻易卖给那些小日子的人的。 “振华,刚刚那个电信局的人过来干什么?” 了解晶圆设备之后,冯爱民突然问道。 “小灵通项目不是需要接入电信网络里面么,昨天谈得差不多了,他们今天过来签合同。” “签合同?他们已经同意我们接入了?” 张科平震惊地问道。 “是的,合同已签,我们随时可以接入。” “你这进展也太快了吧!” 张科平感叹道。 前两天唐振华才找到他说起这个项目,结果现在电信局那边已经谈妥了。 换句话来说,只要他这边研发成功,随意可以对接调试,完了就可以生产销售了! “所以,接下来就辛苦您了!” 在小灵通项目中,张科平是主要负责人,唐振华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大致的研究方向,剩下的具体研发和调试工作,还需要张科平他们团队自己去努力完成。 如今,唐振华已经为他搭建好了舞台,接下来就看他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了。 “行!” 张科平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 “振华,那光刻机项目什么时候启动?” 冯爱民略显焦急,看着张科平在小灵通项目上迅速推进,他也急于开展自己负责的领域。 “老师,随时都可以!” 随后,众人便开始热烈地商讨起项目的分工安排。最终决定,由冯爱民担任光刻机项目的总负责人,全面统筹项目的进展;胡立国担任项目的技术顾问,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刘继生负责光电项目,专注于该领域的研发工作。 其余的教授们则分别牵头掩模技术、材料与工艺、EUV特有技术、系统集成与生态协同等七个大项目组以及数十个小项目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