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餐桌上很快摆满了家常菜:清炒时蔬、红烧鲫鱼、凉拌木耳,还有那碗冒着热气的排骨汤。 兰秋生鼻尖发酸,这些菜色看似普通,却都是于妈妈记得的她爱吃的。 “最近学习忙不忙?选调生准备得怎么样了?”于凤玲一边给她盛汤一边问道,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期待。 汤匙碰到碗壁发出清脆的声响,兰秋生的手微微颤抖。 这正是她最害怕的问题。 但她知道自己这次就是来说这件事的,她不能逃避。 如果就这样一句话不说的离开,于妈妈才会生气。 “还还行。”她低头喝了一口汤,滚烫的液体滑过喉咙,烫得她眼眶发热. 她放下汤匙后说道:“于妈妈,其实我今天来,是有件事想和您商量。” 于凤玲夹菜的手顿了顿,敏锐地察觉到她语气中的异样:“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难了?” 兰秋生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气:“不是困难,我.我可能不打算考选调生了。” 她鼓起勇气,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话一出口,餐厅里瞬间安静得只剩下挂钟的滴答声。 于凤玲的表情凝固了,筷子悬在半空,眼中的光彩一点点黯淡下去。 “为什么?”三个字问得极轻,却格外凝重。 兰秋生攥紧了裙角,布料在手心皱成一团:“许温的公司要拓展全国市场,他需要人去新城市建立分公司.我想试试。” “就为了这个?你放弃准备了这么久的选调生考试,就为了跟着许温去创业?”于凤玲的声音陡然提高. “不只是因为许温!我在公司真的学到了很多,我觉得”兰秋生急切地解释。 “觉得什么?觉得在他身边工作比稳定的公务员更有前途?还是觉得”于凤玲打断她。 她的声音突然哽住:“还是觉得我这个老太婆给你规划的路不对?” 兰秋生猛地抬头,看到于凤玲眼中闪动的泪光,心脏好像被针扎一样刺痛。 她从未见慈祥温柔的于妈妈如此失态。 “不是的,于妈妈,您给我的帮助和指导,我一辈子都感激不尽,如果没有您,我可能连高中都读不完,更别说上大学了。”她慌忙起身,跪在于凤玲身边握住她的手。 于凤玲的手冰凉,微微颤抖着。 兰秋生将额头贴在上面,声音哽咽:“您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那天下着大雨,我躲在教室后排,因为交不起校服钱不敢参加升旗仪式。”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卧病在床,家里根本拿不出什么钱。 是于凤玲在去县里交流学习的时候发现了缩在角落的她。 不仅决定一对一资助她,还帮她申请了助学金。 “后来您每个月都给我生活费,冬天送棉衣,暑假带我去图书馆,高考前我特别紧张,还是您专门过去鼓励我。”兰秋生继续道。 于凤玲的眼泪终于落下,滴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那为什么.为什么突然要改变计划?选调生多好的出路,稳定、体面,以后还能” “因为那不是我自己选的路,就像您当年选择于爸爸,不是因为介绍人说好,而是您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兰秋生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于凤玲从未见过的坚定。 这个类比让于凤玲愣住了。 她想起曾经和兰秋生讲过的往事。 年轻时别人都说国字脸的于爸爸配不上漂亮的她,但她就是看中了丈夫的踏实可靠。 “在公司这一年,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价值,不是被资助的贫困生,不是需要照顾的可怜虫,而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职场人,蒋姐说我策划的方案比专业团队还细致,阮姐夸我谈判时的应变能力”兰秋生声音轻柔却清晰。 她短暂停顿,鼓起勇气说出最关键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这次去金陵开拓市场,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不是因为许温,而是我想证明自己,兰秋生不只能走别人安排好的路。” 餐厅再次陷入沉默。 于凤玲抽出手,缓缓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已深,远处楼房的灯光星星点点,她在这住了许多许多年,这里是她的青春。 “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鼓励你考选调生吗?”良久,于凤玲背对着她开口,声音沙哑。 兰秋生摇头,随即意识到于妈妈看不见,轻声道:“不知道。” “因为我见过太多像你这样的女孩,聪明、勤奋,却因为家境被迫放弃梦想,选调生是我能想到的最稳妥的出路,至少能保证你不再为温饱发愁。”于凤玲转过身,眼角还带着泪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