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隋启、天下王朝皆沿用三省六部制! 大宋虽在这些基础上又加了不少部门,将权利划分得更为精细,但六部制度也还是没变,并属于朝廷中坚力量。 吏、户、礼、兵、刑、工! 其中吏部排在最前,由此也能看出其重要性…… 天下官员调任,皆得从吏部颁发调任书,这是何等的权利? 哪怕你是参知政事,倘若吏部的调任书若迟迟不下发,那你这‘班’上的,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考勤都不知道咋给你记。 肖永贤是吏部主事。 这个职位大多以从五品居多,然而他却是例外,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就已经做到了正五品。 要知道、老范也不过是近年来才升任的三品开封府尹。 肖永贤作为一个打酱油的,前程属实令人羡慕了……如果大宋的朝廷分梯队,那肖永贤怎么也能弄个第三梯队混混! 刘娥深吸了口气,冷声道:“细则!他是何时与那帮兵匪扯上的关系?其中有没有别的朝臣牵扯?” “没有!” 殷无运没有模棱两可,而是给出肯定的答案:“肖永贤是天禧年的进士,身家背景很清楚!淮阳肖家只是个末流的书香世家,后因肖永贤得势,才慢慢起来些。” 可能吗? 刘娥不怀疑殷无运的情报,但这些话她是一个字也不信! 大宋的寒门一抓一大把,凭什么你一个末流世家就能崛起,千万不要说什么是因为能力,那是扯淡! 如果真能凭超凡的能力走到这一步,那肖永贤就算官职不高,也绝对不会沦为一个打酱油的存在…… 话虽扎心,但这就是现实! 大宋的科举很公平,科举也是自有宋一朝起,才逐渐更加兴盛。 但你能考试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做官,能不能做大官,有没有似锦的前程,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要说这背后无人帮扶,可能吗? 殷无运也知道,这种话是说服不了太后的。 但他的职责从来不是帮太后辨别什么,那是宰辅们的事儿……他只需要把一切‘真相’都摆在明面上,至于如何辨别,太后自有决断。 “臣查过了肖永贤调任汴梁后,近几年的一切人情往来。并未发现他与朝中某些势力有过牵扯……” “没牵扯才是最大的破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