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饥荒度过-《易运传说》


    第(2/3)页

    对于回来的村民所带来的消息当初留在村子里的老人们和张周氏自然是不会相信的,毕竟对于他们来讲宋濂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他们是绝对不会无故的对其产生质疑的。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此事。

    第十rì,宋濂的管家宣布了一件事情:但凡领取了救济粮食的人就必须在秋收时节将收成的三成交给宋濂作为报酬!

    此事宣布之后上柳村当中流传的怨言就更多了,原本对宋濂异常敬重的村民们在经过此事之后对于宋濂却是大大的失望了。

    此事,他们也同时“恍然大悟”宋濂原来是打着这个目的才掌控周遭村镇的粮食!

    就像是之前陈凡对宋濂的印象产生变化一般,或许让他人觉得某个人品质高尚需要很长的时间,像宋濂这样达到这种程度的威望更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然而,一旦想要这种印象颠覆,或许仅仅需要一件事情就能够致使!

    眼下上柳村的情况就是这样,原本对于宋濂的敬仰很快在村民的心中变得粉碎,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宋濂只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已!

    可是,村民们并没有想过,以宋濂的身份地位,更是到了这种年龄了为何会贪图他们一年收获粮食的一部分?更何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粮食还是宋濂应该得到的!

    当今皇帝朱元璋在天下刚刚平定的时候大赦天下,宣布两年内不收赋税,对于新开垦的田地更是有三年免税的特例。

    十余年过去,当初的优待自然是不会延续到现在,现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还是需要缴纳赋税的。

    不过,还有一些地方例外。

    比如朱元璋自己的故里,那里的赋税异常的低,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任何的赋税,这也是当今皇帝对于自己家乡之人的优待。

    还有,一些开国功臣的家乡同样的也受到了这种优待。

    宋濂的故里,虽然并没有受到免税的优待,不过朱元璋却特别允许,上柳村的赋税不用上交国库,完全有宋濂自己收纳!

    也就是说,上柳村的赋税全力完全的掌控在宋濂的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上柳村就是宋濂他个人的“封地”!

    然而,十多年下来宋濂却从未要求村民们上交过任何的赋税,当初村民们对此还十分的感激,可这么多年下来此事却反而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虽然年纪轻一些的人或许忘记,又或者是选择忘记了此事,可是村子里还是有些老人牢牢记住了宋濂的恩德,他们坚信宋濂此举并非没有任何的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