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月梅一本正经的摆摆手:“说好的今天不去摆摊就不去摆摊。” 挣钱真的会上瘾。 尤其是对一个只少少工作过两三年,挣的钱还不够孝敬老人的当了二十多年家庭主妇的人来说。 杨月梅去摆摊卖葱油饼,说是想自己挣钱,其实没想过能挣多少的。 只想着挣多挣少,多少能补贴一下家里。 结果没想到,她做的葱油饼居然大受欢迎。 毕竟出来摆摊卖吃食的,也没有什么大厨神厨或者祖传厨师什么的。 顶多也就是家常手艺。 可家常手艺也分好坏。 同样是葱油饼,用的是同样的配料,做法也大同小异,人家杨月梅做出来的就硬是金黄酥脆比其他人做的味道好很多。 江佳妮很羡慕她这一手,不止一次站在灶台前盯着杨月梅烙饼,从她挖面开始,一直到葱油饼出过。 她还专门从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里借了个天平来秤配料的份量。 盯着手表看烙饼的时间,以及关注她烙饼的火的大小。 结果是就算她复刻了杨月梅几乎全部的手法,做出来的依然没有人家做出来的美味。 也是奇了怪了。 人都是这样。 同样是花钱买,肯定会选择更好吃的那一家。 杨月梅头两天还有点紧张害怕,再后来,她就顾不上害怕了。 买饼的人太多了。 她每天光擀饼烙饼收钱都要忙不过来了,哪儿还顾得上紧张害怕啊。 等干了一星期一算账,一星期赚了两百多块钱。 没有江海兵和江爸挣的多,却比其他还在厂里的人挣的多的多。 要知道她这可是一星期的收入。 要是一个月呢?一年呢? 光想到自己靠买饼说不定也能一年赚上一万块钱,杨月梅就激动的睡不着。 然后就是良性循环,干的更加起劲儿。 江佳妮回来的时候,杨月梅每天的营业额已经稳定在了五十块左右。 妥妥的要靠卖饼成万元户了。 今天还是江佳妮他们回来了,杨月梅想三个外孙外孙女,特意停了一天生意呢。 杨月梅想到四个被晒成黑炭的娃就心疼:“你说你也真是的,孩子才多大?你就让他去太阳底下晒,你也不怕把孩子晒伤了。” “你婆婆也没说说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