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宁王的兵马囤在雅州城,因此,贝琳和梅纯选择了成都府城外。 这里可进可退,而且靠近铁路线,购买物资也很方便。 于谦得到的旨意是全力配合贝琳,对此,他很疑惑。 贝琳是科学院的,负责研发各种武器和新鲜玩意,这些东西打仗的时候威力非同小可,可是,让一个装备研发团队打主力,自己手握兵马,而然只是配合? 这样的安排着实有些说不通…… 他很不理解,找上贝琳,寒暄之后,谈起乌斯藏的战局,特别是作战时候遇到的困难。 这里的战况和皇上说的基本相似,主要是明军考虑到战损问题,认为强攻不划算。 就好比一个地主老财,家缠万贯,隔壁住了个穷酸,穷的耗子来了流泪的那种。 地主说,你住的房子是我的,当初借给你家住的,现在我要收回来。 穷酸当然不愿意,于是双方发生冲突。 地主老财想要按死穷酸,有一万种方法,但是,他需要考虑成本。 现在的大明就是那个地主老财,只要投入足够多的兵马和钱粮,拿下乌斯藏没有问题。 可是,考虑到要付出的代价,再想想攻下乌斯藏能得到什么,着实有些划不来。 乌斯藏的阐化王桑都也正是看准了大明朝廷的顾忌,便将光脚不怕穿鞋的这句古话,演绎的淋漓尽致。 几乎就相当于站在青藏高原山头上,对着山下明军高喊—— 来打我撒,来打我撒! 于谦也很犹豫,打吧,代价太大了,不大吧,咽不下这口气…… 可是,当他听说了这一次的战术,立刻露出震惊的神色。 如果一盏小小的孔明灯就能奏效,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宁王匆匆而至,双方见礼,立刻进入正题。 贝琳便将皇上的旨意,以及科学院的战术大致叙述一番。 宁王听完,神色很是诧异。 这样的战术以前闻所未闻,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小小的孔明灯,就可以决定战局? 要知道,自己在前线打了快一年,钱粮耗费无数,却始终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火枪火炮威力是勐,但是……贵啊! 一发炮弹就是纹银五十两,一发子弹也要差不多二两银子,每次双方交战,宁王都感觉肉疼。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更可气的是,乌斯藏由于地形特殊,就算攻下一片阵地,想要守下来,却是千难万难。 弹药补给从成都府送到山上去,路程很是困难。 后方费劲千辛万苦送过去的弹药,前线只需一场小规模交战,顷刻间便消耗殆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