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仗怎么打,去哪里打,都是有讲究的。 如果万里之外有个国家,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只有三五艘渔船,却每天嚷嚷着要和大明开战,这样的地方要不要出征? 傻子才去呢! 选择开战的对象,要么为了土地,要么为了资源,总要有足够的回报才对。 真金白银造出来的炮弹扔过去,连一坨鸟粪都看不见,打个寂寞? 帖木儿汗国地理位置优越,且不说土地广袤,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都不提,仅仅为了贯通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这一个理由,便足以开战。 大明物产丰饶,而且工业极其发达,生产出来的商品已经趋于过剩,亟需新的产品倾销地和原材料采购地。 只要重新贯通丝绸之路,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 至于帖木儿汗国…… 当然了,大明还是倾向于合作共赢,有钱大家赚,一起快乐。 但是,你不愿意合作,还出兵打我们的皇帝,那就对不住了! 就这样,监国太子朱见深发布征虏檄文,昭告天下,亲率大军出征。 与此同时,两封懿旨分别乌斯藏和西北方的七河地区。 驻守在乌斯藏的宁王,以及刚刚拿下七河地区的脱脱不花,各自整顿兵马,出征帖木儿。 这时候,帖木儿汗阿布赛扎还不清楚,麻速忽和布哈拉并非耽搁在路上,而是压根就来不了! 无论是乌斯藏的宁王部,还是七河地区的鞑靼部,都是大明的正规军。 论武器装备,自然比不上三千营,却也足够虐杀帖木儿军队。 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主力,布哈拉选择坚守不出,以谈判的名义拖延时间,并做好两手准备,随时可能会投降。 麻速忽的状况也差不多,他所面对的是鞑靼部,属于明军当中武器装备最差的部队,压力稍微小一些。 可是,前方有消息传来,大明皇太子亲征,已经抵达哈密。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麻速忽的心态直接崩了。 说好的百万大军攻打德黑兰,怎么突然就成了四处受敌,兵临城下? 他很想放弃驻地,按照阿布赛扎的命令,回防黑拉特。 可是,他很清楚,如果此时撤离,明军再无任何抵抗,大军长驱直入汗国腹地,到时候兵临黑拉特城下,依然改变不了结局。 思来想去,还是布哈拉的选择最聪明。 呵呵,我们在前线拼命,好事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占了,干脆我也谈判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