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艾拉之树-《后人类的时代》
第(2/3)页
清亮的水流从壶嘴流出,落在泥土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像干渴的大地在发出满足的叹息。拓浇水时很均匀,绕着坑浇了一圈,刚好让泥土湿润却不积水,那是他种了一辈子麦子总结出的经验:“水多了会烂根,水少了发不了芽,得刚好才行。”
接下来的日子,拓没有离开。他在圆地旁边搭了一个简陋的棚屋:棚屋的支架是用捡来的钢管做的,上面盖着避难所的帆布,帆布的边缘用石头压住,防止被风吹走;棚屋里铺着一层干燥的茅草,那是他从几公里外的草甸里割来的,带着阳光的味道;棚屋门口放着一个小小的监测仪,是智灵借给她的,能实时显示土壤的湿度、温度和辐射值,屏幕上的绿色数字,是他每天最关注的东西。
白天,拓会坐在棚屋门口,看着圆地发呆。他会用手指轻轻摸一下土壤的表面,感受湿度是否合适;会把耳朵贴在地上,听土里是否有种子发芽的细微声响;会在尘暴来临时,用帆布把圆地盖起来,自己则站在棚屋门口,用身体挡住风沙,像守护孩子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晚上,他会拿出儿子的旧照片,放在监测仪旁边,轻声给照片里的儿子讲艾拉的故事,讲橡树的故事,讲他想让这片土地重新变绿的梦想。
等待的日子并不漫长。第七天清晨,拓像往常一样早起,刚走出棚屋,就看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
圆地的中央,一株嫩芽破土而出。
它的茎秆只有铅笔那么细,却是充满生机的翠绿,像春天里第一片长出的柳叶;茎秆的表面,有一层细密的淡金色脉络,像电路一样沿着茎秆向上延伸,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晕,那是共生体科技的印记;嫩芽的顶端,顶着两片小小的子叶,子叶是半透明的,能看到里面流动的光雾,像两颗小小的绿宝石,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拓的呼吸瞬间停止了。他慢慢走过去,生怕脚步声太大惊到这株嫩芽。他蹲下来,眼睛离嫩芽只有半尺远,能看到子叶上还沾着细小的泥土颗粒,能看到淡金色脉络里流动的光雾,能感受到嫩芽周围散发出的微弱能量场 —— 那是一种温暖的、让人安心的能量,像艾拉生前的笑容一样,能驱散所有的不安。
这株嫩芽长得很快,却一点也不疯狂。第一天,它长到了五厘米高,子叶展开,露出了里面更小的真叶;第二天,真叶开始生长,叶片上的脉络更加清晰,淡金色的光也更亮了;第三天,它的根须开始从土里冒出来 —— 不是普通的白色根须,而是带着淡绿色光晕的根须,像一条条小小的光带,扎进周围的焦土里,所过之处,灰黑色的泥土慢慢变成了深褐色,那是根须在中和辐射,在活化土壤。
拓伸出手,用粗糙的指尖轻轻碰了一下嫩芽的真叶。
就在接触的瞬间,一股温暖的暖流从指尖传入他的意识深处。那不是语言,却比任何语言都更直接:
是愉悦 —— 像孩子第一次看到阳光时的开心,像种子第一次喝到雨水时的满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