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礼数需重,更要重得巧妙! 常言道: 十两雪花银,抵不了一句巧话! 百匹杭缎轻,怎如三寸暗香风? 即便是送金银俗物也要讲个道理! 那官场上送“冰炭敬”,须得拿湘妃竹篾编的提盒,上层排开透亮冰片,下层却暗埋红罗裹的金铤。 口中还要说道:“暑气蒸人,略备凉意。” 那收礼的触着冰,眼角早觑见金光,偏又不点破,只捻须笑道:“费心,竟是个水晶匣子盛火炭的妙物!” 给宫中掌印太监送孝敬,白银要熔成鹅卵大,外头拿蜜蜡封了,混在时鲜枇杷筐里抬去。 嘴上称:“祖宅结的甜果,请公公尝鲜。” 待公公指甲掐开蜡丸,银光迸现时,反比直接捧元宝更添七分欢喜。 这些就叫个“清雅名目”! 正沉吟,帘子一掀,吴月娘端着碗参汤进来。 她穿着家常的蜜合色袄儿,系条松花绫裙,头上只插根素银簪子,通身气派却稳重。 见西门庆拧着眉,披着外袍,脖子胸膛隐有激烈纵错的抓咬痕,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昨夜还担心那金莲儿太过狐媚,怕自家官人由夜到日,再一‘日’又到夜。 现在看来虽说已是‘日’上了三竿,却毕竟起过身来,未曾沉迷女色。 她欣慰的温声道:“官人早起,且用碗参汤暖暖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