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最后一搏-《谍雁》


    第(2/3)页

    沈千舟将公函递给江海,江海看过后道:“沈处长,这是你伪造的。”

    沈千舟......,点了点头。

    “真像,足可以以假乱真了。”江海赞许道。

    “这可能是最后一搏了。”沈千舟叹声道。

    听到沈千舟的话,江海觉察出事态的严重性,问道:“有新的战况了?”

    “会议刚刚通报,党国参加上海会战的空军,已经全军覆没了。没有空军的支援,想三十六个小时夺下汇山码头根本不可能!”沈千舟叹声道。

    “沈处长,前两天会议上还说我们的空军战无不胜的,这么快就全军覆没了?”江海诧异道。

    “前些天是为了鼓舞士气,才这样说的,不过党国的空军各个都是好样的,都是与日军拼到最后一刻,才牺牲的。这是这些天的空军与日军战斗的汇总,你看看吧。”

    说完,沈千舟把一份关于空军这些天战斗的报告,交给了江海。

    江海接过报告,一字一句看了起来。

    透过报告,江海才知晓,空军的惨烈。

    “1937年8月14日下午,第四大队大队长听到机场拉响了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拉响的时候,第四大队第二十一中队的9架飞机刚刚降落,而第二十二中队和第二十三中队正准备降落。

    防空警报拉响的原因,是机场上空出现了9架日本“九六式轰炸”机——它们是来报复的。

    8月13日,国民军师五二三团一营在八字桥的遭遇战中与日军交上了火,但陆上战斗还没全面打响。

    所以,淞沪会战先正式开打的,其实是中日两国的空军。

    8月14日凌晨到上午,中国空军出动飞机76架次,轰炸了日军在上海的司令部、码头、仓库和舰船。这都是完全按照军事委员会的部署来的。因为在军......事委员会制定上海攻略时,就是:首先出动空军,拔掉对方的重要据点。

    尽管日军对国民军发动进攻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对于首先进攻的是中国空军,他们却很意外——在他们眼里,孱弱的中国空军,居然敢主动向强大的空军挑战?

    在上海会战前,中日两国的空军实力对比是这样的:日本拥有91个飞行中队,各类作战飞机2100架左右,而中国一共只有300架左右的作战飞机,相差7倍。

    所以,日本对于中国敢先出动空军感到恼羞成怒。在8月14日下午,日军先后出动两批轰炸机,准备炸平笕桥机场,将国民军空军的有生力量摧毁。

    在防空警报中,第二十一中队重新起飞,正准备降落的第二十二中队和第二十三中队也放弃降落,进入战斗队形。

    随后,第四大队大队长跳上了攻击机,带着两架僚机升空,直扑日机编队。

    嚣张的日本攻击编队连战斗机护航也没有配备,顿时陷入中国战斗机的围剿之中。8月15日,不甘心失败的日军从群岛附近的加贺号航母上起飞了16架轰炸机和29架战斗机,再次奔袭。

    第四大队起飞迎敌,又打下日机3架。那一天,中国空军第四、第五大队一共打下17架日本飞机。

    8月16日,又击落日机8架。

    上海会战开战才几天,日本人引以为豪的两个航空队,竟然在他们本以为“不存在”的中国空军面前,损失了一半最新式的“九六式”轰炸机,且对战略目标的打击根本不能完成。

    但是,上海会战记录的也是中国空军短暂的辉煌。

    除了在飞机数量上存在......劣势,中国最吃亏的还是工业制造能力——我们根本造不出飞机。在日本不断研发和制造更新式的飞机背景下,中国所有的飞机包括零件都来自国外采购,自身没有任何制造能力。换句话说,打一架就少一架。在最初的交手之后,中国空军飞行员每一次驾机升空,往往要单挑对方10架甚至20架飞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名中国飞行员可能都知道自己的必然结局——殉国。”

    看到这里,江海道:“沈处长,现在看来,已经根本无力夺取汇山码头了,那你要怎么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