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有道理。” 军师联盟继续道:“专家的意思,辩爷可以拿阴修,来试探一下徐荣的反应,如果他想拿阴修做点文章,咱们刚好可以将计就计。” “此事能成与否,关键就在于吕布、徐荣对阴修的态度,尤其是徐荣,如果他也有拿阴修建功的想法,专家接下来的方略,会好施行得多。” 南阳阴家。 东汉一等一的外戚世家。 虽然,至汉末时期,阴家已经不复当年。 但即便如此,在南阳依旧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势完全不输邓家。 想来董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想要拿阴修来拖延时间。 刘辨心喜:“如何试探?” 正当军师联盟准备回答时。 “报—!” 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侍卫从帐外转入,欠身拱手道:“殿下,荀彧求见。” 刘辨没有犹豫:“让他进来吧,孤正好有事要跟他商量。” 还真如专家预料的一样,荀彧果然坐不住了。 没一会儿。 荀彧趋步入帐,欠身拱手:“殿下。” 刘辨舒口气,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文若,你来此,可是因为阴家之事?” 荀彧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没错,正是如此!实不相瞒,阴少府乃是彧之举主,当年其为颍川太守时,曾举在下为主簿。” “哦?” 刘辨佯作惊诧:“竟有此事?” “嗯。” 荀彧点点头,倒也没有丝毫遮掩的意思:“不过殿下,在下此来,不单单是为阴少府,更是为殿下您。” 刘辨皱眉,来了兴趣:“文若是为孤而来?” 荀彧肯定地道:“没错。” “既如此,文若不妨直言。” “殿下。” 荀彧揖了一揖:“阴少府虽不能阻止殿下讨董之决心,但毕竟牵扯到南阳局势,而且阴家为此次讨董提供了上万石粮草,殿下若是毫不顾忌阴少府性命,只怕难以面对南阳阴家。” “此为董卓借阴少府之手,来拖延大谷关战局之关键,便是料定殿下,绝对不会不顾阴少府性命,而执意强攻大谷关。” 刘辨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没错,正是如此,董贼用心之险恶,由此可见一斑,那不知文若对此,有何想法?” “孤记得” 刘辨身子略微往前一探,饶有兴致地道:“三日前,吕布来此时,文若便有对大谷关下手的想法,今日既为孤而来,必定已有良策。” 荀彧赶忙一揖:“良策不敢当,不过是有些想法而已。” 刘辨欣喜,大手一挥:“速速道来。” 荀彧停顿片刻,组织好思绪:“殿下,董卓既然想要拿阴少府拖延时间,那么咱们便如其所愿,先行示弱,派人过去谈条件,试探对方反应。” 试探对方反应? 刘辨诧异,一脸的不敢置信。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荀彧的想法再次与军师联盟不谋而合。 这足以证明,古人的智慧丝毫不逊今人。 他们只是受时代所限,狭窄了视野,少了科技力量的武装罢了。 等讨董结束,彻底坐稳南阳,刘辨点亮科技树,以科技力量武装古人,届时扫平大汉,也不过是刘辨事业的起点而已。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汉宣帝伟大的宣言,必将在刘辨的时代,真正得以实现。 刘辨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既如此,孤立刻给唐郡守写信,让他通知阴家,争取派人过来,出使大谷关,一探究竟。” “殿下。” 荀彧立刻打断:“此事宜早不宜迟,现在派人赶往阴家,中途耗时费力,等回来时,或许局势已然大变。” 刘辨听出了荀彧的话外弦音:“那文若的意思是要亲自走这一遭?” 荀彧一揖,毫不犹豫:“阴少府于彧有恩,殿下又命在下为军师,难道还有人比在下,更适合此行?” “可是.” 刘辨神色忧忧:“这样太凶险了,万一发生意外,孤悔之不及。” 荀彧急急起身入帐:“殿下放心,凭在下三寸不烂之舌,虽身处险境,必安如泰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