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聆敬阳问他石营的粮草可以撑到什么时候? 王牧还真的想了一会,和聆敬阳说道:“大人,以一家五口人,两大人,三小孩,老人吃得更少,成人每月食米三斗,小儿一斗五升,成人一年食用三石六升,小儿一年食用一石八升,还有老人也需要少量粮食,一家老小全年至少需要十三石粮食。” 这还是普通百姓的口粮,军中将士驻守城池,每人每年需要食用六石粮食,如果带兵出征,路上还会消耗更多,石营在威远城有两万石粮草,其中粮食一万六千石,草料四千石,全军将士六千余人,全府一千七百户,全年需要六万石粮食, 聆敬阳瞪大眼珠子,和王牧说道:“这么多粮草,那秋粮有多少?” “这些年战乱,天灾,威远府土地几乎没有人耕种,想在抢救性播种农作物,秋天可以收获两万石,还不够就只有去向友军请求支援。” 聆敬阳看了看地图,威远府往西是陕西,往北是蒙古,能不能和蒙古人贸易,用挣来的钱去其他地方购买粮草? 王牧像是看穿聆敬阳心思,说道:“往北是蒙古高原,蒙古人已是满人附庸,大同右卫只有冷如铁一部兵马驻守,如果蒙古人配合清军进攻山西,冷如铁兵马稍显不足,下官以为我军要在大同右卫增加兵马,防着被蒙古人突袭。” 本想和蒙古人贸易,可还要防着蒙古人偷袭,聆敬阳恨不得带着部队撤退到山西中部地区,至少那里和产粮区近,只需要和清军作战,不用提防蒙八旗进攻。 他也只是这么想想,最后和王牧作出最新指示。 加大招揽百姓,将能够种的土地全部种上农作物,哪怕是蔬菜,只要可以填饱肚子的都种上,税赋仍旧以三十税一为主。 说完以后,他突然想到一个伟大的改革,和王牧补充道,即日起,我军辖区税赋,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是一场伟大的变革,王牧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人,你的意思是,以后不要丁口税赋,就只征收田地税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