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北上(三)-《带着崇祯去流浪》
第(2/3)页
后来鳌拜进攻潼关不利,多尔衮将其和关宁军调到平阳府,归鳌拜调遣,在军中也是一只颇有实力的力量。
他的意见倒是让鳌拜想了一会,大军围攻潼关,兵力施展不开,确实没有必要在潼关保留全部军队,可是攻破潼关,清军就可以迅速进入陕西,以庞大兵力占领陕西各地,那时候又需要大量兵力。
为此他拒绝吴三桂正确建议,还认为吴三桂没有战略眼光,他敢这么说,倒不是狂妄,而是在河南以东的山东,驻扎着另外一只清军。
这只清军是多铎率领的部队,他们在山东等地打掉大顺军政权,任命清廷官员治理山东,招降大量明军,多铎在半个月前和多尔衮报喜,其在山东兵力竟然有三十多万。
多尔衮却令多铎在山东精兵,淘汰老弱残兵,组建精锐绿营兵部队,多铎在山东大力整顿军队,一番操作下来,在山东拥有一只全新的主力部队,野战部队有八旗兵两万,绿营兵六万。
fo
其他战斗力一般的军队,则是和八旗兵混编,驻守山东各州县,吴三桂听多尔衮说山东还有一只主力部队,也就呼口气。
他和鳌拜提出建议,本意还是想扩兵,他麾下的关宁军在数次战斗中,损失也很大,他请求鳌拜给关宁军补充兵马, 鳌拜倒不吝啬,给吴三桂招兵权利。
有招兵权利后,吴三桂带着关宁军去附近州县收编散兵游勇,竟得到数千兵马
, 将关宁军在数次战斗中损失的将士都补充回来。
这些新补充的将士,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忠诚度,都比不过老关宁军,吴三桂扩兵以后,还没有来得操练,鳌拜就下令关宁军担任攻打潼关重任,其他兵马继续包围潼关。
吴三桂被逼的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关宁军进攻潼关,潼关大顺军坚决抵抗,关宁军撞得头破血流,新招的兵马死伤惨重,老关宁军也损失千余人,吴三桂肉痛,但是鳌拜却不慌,他认为潼关大顺军也快要到极限,为此他下令清军各部兵马继续猛攻潼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