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为君之道-《总赖东君主》
第(2/3)页
“竟是如此。”
上官瑾年恍若醍醐灌顶般顿悟了其中的道理,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瑾年你可知这人臣亦有三罪之说?”苏越伶转过身来悠然一笑道。
“瑾年不知,何为三罪之说?”上官瑾年百思不得其解道。
“堂堂方宁侯,竟也有孤陋寡闻的时候。”苏越伶莞尔一笑打趣道。
“我一介武夫自然是比不得伶儿你博学多才见识渊博的,你就莫再笑话了我去。”上官瑾年羞愧的挠了挠头。
“所谓三罪之说,一曰导,二曰阿失,三曰尸宠。其中,以非先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苏越伶徐步至桌前坐了下来悠悠答道。
“这又作何解释?”上官瑾年径直跟了过来于苏越伶迎面而坐。
“假使有一个人,为人臣子者,用错误的思想引导君王行为非之事,此乃谓之导;假使那个人非但没有纠正君王的过失之处,反而还附和,阿谀奉承他,不辨是非,言错即对,此乃谓之阿失;所谓尸宠,即指那个人贪恋君王的宠爱,明知过失而不敢直言,怕因自己的直言而失去君王的宠爱。”苏越伶遂即拿起茶壶给上官瑾年倒了一杯茶给他递了过去。
“哦?那,以非先上,谓之导;从上之非,谓之阿;见非不言,谓之尸这又是何意?”上官瑾年端起茶杯细抿了一口茶问道。
“以非先上,谓之导,所谓‘非’乃是指用错误的思想来误导君王。从上之非,即是指上位者错了还附和于他,如此君王就更不知自己错在何处,便只能一错再错。见非不言,谓之尸,即看到错误反而沉默不语,尸是尸位素餐,意为没有尽劝谏之责。”
“那有何良策可应对之?”上官瑾年边喝着茶边问道。
“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绌。”苏越伶端着茶杯仔细端详着杯身的花纹说道。
“何为导臣诛?何为阿臣刑?又何为尸臣绌?”上官瑾年又是一脸不解的望着苏越伶问道。
“所谓导臣诛,便是将那些把错误思想引导给君王的人诛杀了;所谓阿臣刑,便是将那些阿谀奉承的臣子予以降罪、处罚之。所谓尸臣绌,便是罢黜那些尸位素餐不尽本分的臣子。”苏越伶极尽耐心的给上官瑾年讲解着。
“我的伶儿不愧是学问渊识之人,瑾年这厢受教了!”说罢,上官瑾年站起身来走至苏越伶面前像模像样的拱手抱拳给她施了个礼。
“赶紧起来吧,堂堂方宁侯竟没个正经的样子,没得让人笑话的。”苏越伶噗嗤一笑道。
“诶,伶儿学识比我厉害,如同瑾年的夫子,既为授书先生,我这拜上一拜,也是应当的。”上官瑾年一本正经的说道。
“既如此,那这礼,我便受了。”苏越伶淡然一笑道。
“其实,为君为帝王者,当去弱、威、辱此三恶之糟粕,取强、安、荣三曰者精华。为君之道,知者而不仁,不可;仁者而不知,亦不可;既知且仁,方是为君之道。”
“伶儿你是说为君之道在于取人有道,用人有法。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上官瑾年宛若听懂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