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新能源-《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宝钢是倭国设计、建造的,也输入了很多技术,非常先进。贵司在高科技方面擅长,估计在这种传统工业里,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赶超吧。”那位处长还是固执地说到。

    “呵呵,技术问题只有产品出来才能知晓,多说无益。”马由这时更加明显感应到这位处长有些问题了。也就再不愿多搭理他了。

    “没有关系,强强合作有困难,我们有那么多的钢铁企业,马董看中哪一家我们都可以谈。”刘长卿市长解围道。他也有点奇怪,这位处长今天怎么如此热情,非要推荐宝钢和蓝星合作。

    “马董希望是并购,还是合资呢?”计委主任更关心这个问题。

    “在沪上的第一家钢企我希望是并购,以后第二家、第三家可以合作。原因嘛,我想大家都清楚,我对合资后管理层的磨合、工作效率等还是有所疑虑。即使以后和其他钢企合作,我也希望仅仅是技术授权、委托加工等比较单纯的合作形式。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冒昧,但国企的管理尚需改革和进步,这一点领导可以理解吧。”

    刘长卿点点头,坐在他这个位置,事情看得很透。也没有必要粉饰太平,否则也不会有这些年全国性强力推动国企改革。

    “风力发电项目你们技术成熟了吗?”那位处长见状,换了一个话题。

    “风力发电技术早在80年代就非常成熟,我们也有全套技术。计划在国内采购和委托国内的厂家生产部分零部件,比如叶片、钢柱等。我们在发电机组和蓄电控制、逆变器等方面有很多的创新,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否则不会上马这个项目了。”马由心里已有点厌烦这位处长了,就简单叙述了一番,没有多解释。但他有点奇怪了,这人有点“破釜沉舟”的冲动,怎么敢在市长面前这么放肆,不断插话。

    “汽车产业园我看建设速度很快,你们准备什么时候投产呀?具体投产什么车型,又拥有哪些技术呢?”处长又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马由这时有点明白了,此人和倭国人联系紧密,而倭国最大的支柱产业就是汽车业,他之前鼓动马由和宝钢合作,并非真实意图,而是想要在汽车产业方面,做点什么文章。

    “市长,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钢铁厂,你看?”马由无视了这位处长,不想和他纠缠了。他回国走了那么多城市,第一次遇见“店大欺客”的待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