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概念车研制-《脑域科技树》
第(2/3)页
想不明白,就不在纠结。说不得哪天就清楚了。
次日凌晨,马由开始照例修炼完一套强身功法后,出了院门,谢绝了安保队员的跟随,沿着什刹海湖畔的小路跑步。没有人跟随,加之天色未大亮,晨练的市民极少,他可全力进行间歇式的加速训练。虽说星儿已完全掌控身体的进化后的调理功能。但持续保持锻炼可增加肌肉记忆,增强神经反应和肌肉反应的协调性。
回到星雨轩,在后院的庭院中,又加练了一套武学功法,这才感到有些酣畅淋漓,全身的细胞都在欢呼一般,十分舒适。
吃过早餐,乘车前往南苑机场。在停机坪和设计师、工程师助理们汇合后,登上专机前往蓉城。
利用近3小时的航程,马由和众人开了一个小会。
星儿昨晚已做好了许多准备工作。将整车1.3万余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扣除可从国内外汽车专业配件厂商采购,剩余的5000多个需要自行制作的工件,再减去因是制作概念车,无需一步到位的2000多零部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梳理。制定出完美的加工制作分组计划,并相应配套各种图纸、设计说明及技术指标详解。
马由依据设计师的专业和擅长技能、零部件的制作难度和周期,以及现有的工厂设备、工具加工能力等,全面评估后。初步将所有人员分为12个部门,每个部门又分成数量不等的若干个工件制作小组。各自负责带领招聘到位的工程师、技师,完成分配的工件制作。他们还要负责教会工程师和技师们,使用蓝星集团自有的各种先进工具、仪器。
马由的工程师助理团队,作为机动团队。随时准备参与技术攻关和因故延误的工件制作。并做好各项准备,完成最后的整车总装。这10多人的动手能力经过这大半年的磨炼,借助超前的工具和仪器,已非常强悍了。一点不比2R哪些几十岁的老技师手艺差。
看起来每个小组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十甚至上百个零部件加工,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强度。但凭借化繁为简、完美的分工和计划。借助蓝星机床厂为发动机厂提供的诸多数控设备,以及马由和工程师助理团队这次带来的工具、仪器,比传统手工制作效率要高至少10-15倍。原来2R生产一辆轿车的周期是20周,马由亲自率领的团队,在20多天时间里,打造3-4辆只是展示造型、内饰的概念车,还是没有多大困难。
蓉城的汽车厂还在建设之中。马由这次的样车制作项目,就临时安排在发动机厂北区原无缝钢管厂的新建车间里。这里是发动机生产车间,因现在仅有4款摩托车引擎在产,正好可利用这些场地和设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