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鹿书院的入学考试分为四个考场,权贵子女与平民百姓自是不在同一处考场,男女考生也自然要分开。故而沈风絮所在的考场皆是京中贵女,夫子虽然说的严苛,但到底不能当真将其中考生驱逐出去。 考场中的其余考生也不禁纷纷看向乙二十七的位置,一道道视线扫过来,令胡娴之面上有些挂不住,她攥紧了手指,瞪了沈风絮一眼。 却是不敢开口讲话了。 随着时间流逝,考场中的考生已经全部落座,有夫子在前方啰嗦了几句严明纪律的话语,便有几位夫子一同将题纸一一发下。 而给沈风絮发放题纸的夫子,正是之前沈风絮遇见的那一位夫子,她将题纸放在沈风絮的桌案上,又冲着沈风絮微微一笑,虽然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说,但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 沈风絮默默记下了那位夫子的容貌,想着待出去之后,一定要仔细打听一番。 不过片刻,所有考生的手中都已经拿到了题纸。 有一炷香在正前方缓缓燃烧了起来,是前方夫子刚刚点燃的。 待这一炷香熄灭,便是收卷之时,时间谈不上充裕,但作答一份试卷,也已经足够了。 此时的考场里一片寂寂无声,无人敢发出声响。 有明媚阳光透过窗洒落在题纸上,白纸黑字的考卷便显得十分刺目,其上字体密密麻麻,只看着就令人心生退却。 相较于其余考生的满目焦虑,埋头苦思,沈风絮却显得十分从容不迫,提起笔在题纸上作答,神色始终云淡风轻,没有丝毫变化。 笔下也是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滞涩,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已经作答完了考卷前半部分的内容。 此次白鹿书院入学考试的考卷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四书五经,最是简单,但凡报考之人,想必都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想要作答自然很是容易。 而第二个部分则是一些杂文典籍,考察的是考生除四书五经之外的阅读量,且年年所考的杂文典籍都各不相同,想来这一部分会难住一些考生,但到底也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并没有什么难度。 尤其是对于沈风絮来说。 她可不是十二岁的姑娘,答一份白鹿书院的入学考卷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第三部分,则是根据考卷所给的经史内容,写一首试帖诗。写诗不难,但若是想要写的出色很难,尤其试帖诗十分严苛,诗内不得重字,诗文的题目须在首联或次联中点出,且不得有离经叛道的内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