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奸臣的嘴脸-《武魂》
第(2/3)页
这日早朝,赵宋徽面对满朝文武大臣,眉间的忧虑难以掩饰。
“各位爱卿,如今靖州城告急,时刻出于大燕的铁蹄之下,不知道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大殿上一片沉默,谁都沒有吱声。
“怎么都不说话?满朝文武大臣,难道就沒有一个人有点办法的吗?哪位将军愿前往靖州城帮助刘将军抵御大燕铁骑?”
皇帝赵宋徽扫视满朝文武,沉声问道,然而回应他的依旧是一片沉默。
现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武将愿意前往随时都会被攻破的靖州城?这不等于是找死么?那些忠于帝国的将军早就前往战场了,剩下的都是些贪图名利的小人而已,当然不愿意去送死。
“皇上,如今情势危急,倘若靖州城失守,那么大燕铁骑必会一路攻城掠地直逼帝都。老臣有个建议,而今之计有两个方法可以一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丞相泰烩站了出來,弯着腰恭声说道。
“丞相有何良策,尽管说便是。我看这满朝文武大臣,也只有丞相与太师能为朕分忧了。”
皇帝赵宋徽怒视其余的大臣一眼,随后看着泰烩,示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回皇上,老臣觉得目前有两个办法。靖州城告急,守城军死伤惨重,军队数量锐减,这样下去城池必定被破。第一个办法就是增兵,不过凤守郡与都城的军队时刻要准备镇压兵乱,防范于未然,所以不能动。眼下唯一能调动的就是御燕将军萧凡部下的五万大军。第二个办法嘛,也是不得已之举,那就是议和。皇上可给大燕帝国书信一封,言明议和,平息战争,议和的条件让各自的使者面谈商议。”
“萧凡的五万军队?议和?”皇帝赵宋徽眼神阴晴不定,微微沉思,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道:“你们认为丞相的两个办法,哪一个更为可取?”
“皇上,老臣以为萧将虽统帅五万大军,可是他始终沒有打仗的经验,且那批军队现在还不知道训练得怎样了,战斗力如何这些都难定论。倘若大燕铁骑依旧攻破城池那该如何是好?”
赵太师趁机站了出來,这般说道。
“众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臣等认为太师所言极是,而今之计必须要确保靖州城不破,否则不久之后都城危矣!”
“皇上!老臣认为议和之事需斟酌,萧将军的军队是否拥有一战之力,皇上命他前往靖州城一战便知,倘若萧将军能抵御强敌,如此便不用考虑议和之事,我们帝国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影响。”
张大人站了出來,反对议和,建议派遣萧凡前往。
“声誉?国将亡,你还在考虑声誉?倘若萧将军的军队还未到达靖州城便已然城破如何是好?倘若萧将军的军队到了靖州城依旧无法抵御,导致要塞城池被攻破又如何是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