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说在这大殿上,朱祁英虽然贵为皇帝,但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一言决断的,还是要看武安王的脸色。 奉天殿陷入了短暂的安静,朱祁英不说话,也没人敢站出来提议。 片刻之后,坐在御座上的武安王终于睁开了双眼,两颗虎目精光璀璨。 “安西府,太原府,晋州府,不战而降,一月之内乱贼连下三府,直逼金陵。” 朱常铭缓缓开口,站起身,望向下方众人接着道:“御史台,锦衣卫北镇抚司,此前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真是可笑至极!” “臣等有罪……!” “…………” 此言一出,又有数个大臣,连忙慌乱的俯跪在地,这些都是御史台和北镇抚司的官员。 “呵……!” 朱常铭冷笑了一声,并没有先怪罪他们,而是话锋一转再次开口道:“我大明自太祖立国至今,二百七十六载,历经十三朝。” “北敌魏,燕,周,齐。” “南御赵,陈,梁,楚。” “西抗,蛮夷戎狄。” “纵使在大明最危难的时刻,负背受敌,三方抗战,也没有弃都而逃的说法。” “如今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就把尔等吓成这般模样,真是不配为我大明臣民。” “南迁之事,不比再议,本王第一个不同意。” 朱常铭说完转过身,神色沉重的望着朱祁英朗声道:“陛下,老臣受先帝所托持陛下。” “如今四十万贼兵直逼京师,老臣却不能替陛下分忧,实在有愧皇恩,这是臣之罪。” “但金陵乃我大明京都,国之根基,一旦弃都南迁,陛下该如何面对天下百姓,又该怎样面对大明历代先祖。” “即便以后平息叛乱,天下八国该怎么看待我大明,一个弃都而逃不顾百姓死活的皇帝,如何能服众啊。” 说着,朱常铭轻吸口气,眉心紧處脸色有些苍白,躬身对着帝座上的朱祁英一拜道:“陛下,请恕老臣直言了。” “老臣身为大明武安王,又是皇室宗亲,有些话臣不能不讲,也不敢不讲。” “如若在言语上惹得陛下不开心,还请陛下责罚,但南迁之事,乃国之根本,请陛下慎重考虑!” “皇叔父秉正直言,岂有怪罪之理!” 朱祁英急忙站起身,快速走到御台边,亲自将朱常铭扶了起来。 在前身的记忆之中,他的这位皇叔父可是对大明最上心的一位王爷了,而且和先帝兄弟情义非常深,不然先帝也不会把辅国摄政的重任交到他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