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下时局动荡不安,大明半壁江山陷入敌手,京师被围,危在旦夕。 要想安天下民心,朝廷必须做出决策,而帝王的这一份罪已诏,是眼下,最好的公告。 “礼部尚书!” 朱祁英呼叫了一声。 “臣在!” 一个中年男子从下方走了出来。 此人名叫徐拱,是大明的礼部尚书,正二品官员,也是如今仅存两名六部尚书中的一名,而另一名则是户部尚书。 “拟旨!” “朕说你写!” “尊……!” 徐拱走上御台,手持御笔,神色严肃,开始撰写圣旨。 帝座上,朱祁英深吸口气,郑重开口道:“朕自登基,一月有余。” “今逆贼兵临京师,至百姓与水深火热之中,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一人…………!” “………………” “大明历276年,北部五府三十八州陷入贼寇之手,半壁江山沦为逆贼玩物。” “天降大劫,京师被围,朕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然,” “要相信,只要天下军民能同此决心,我大明十三朝二百七十六载之江山社稷,岂会恐于区区逆贼乱寇之下。” ……………… 半个时辰后。 罪已诏拟写完成。 满堂寂静无声。 群臣一个个面露愧色。 这份罪己诏算是大明自立国以来,第一份罪己诏,没想到竟会由一个不足十三岁刚登基一个月的小皇帝而下,想想真有些滑稽,可笑。 群臣心中感叹万千,非常不是滋味。 “礼部尚书,这份罪己诏就交给你了,务必以最快的速度公布全城,让百姓知道,朝廷依然在奋力抗敌。” “遵旨!” 皇座上,朱祁英命令下达,礼部尚书徐拱领旨手捧圣旨退了下来。 “南方各大府州的勤王诏令,到现在还没有回应吗?” 这时,朱祁英开口问了一句。 其实这勤王诏令早在五天前就传达到南部八府,这一点朱祁英是知道的。 大明十三府每一府都有五万人的府兵,这是大明的底牌之一。 战时,可四方调动。 安时,可保一府治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