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秦王-《大唐新世界》


    第(2/3)页

    当他听到王远知说了这么一句,大为惊骇,立刻从道观中撤了出来。

    他把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叫了出来,训斥他们说:“此等疯癫道人,你们还给我引荐,我看你们是唯恐天下不乱。”

    房玄龄和颜悦色,说道:“殿下,请您细想,难道他说的不对吗?殿下您如此年轻,大唐此时渐有升平之势。归朝之后,秦王难道不为天下,不为社稷着想吗?”

    李世民稍后片刻,回说:“回到长安之后,我自当为父兄分忧。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我不想再听第二遍,否则你们是不想活了。”

    房玄龄仍然面不改色,他不慌不忙地说:“人生于世,皆有参照之榜样,殿下此后不妨以周公为楷模。要知道周公制礼,延续了周朝八百年基业。而他本人,終其一生,也还都是臣子啊!”

    李世民笑着说道:“这话听起来还像个样子。”

    鉴于古人对占卜神学的极度迷信,王远知的短短一句话,就像是给李世民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颗种子犹如藤蔓一般迅速生长,牢牢占据了他的内心。周公的往事,自有他身边的文学策士讲与他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公,开始成为李世民今后从政的楷模。他决心偃武修文,把对帝国的治理、对百姓的关怀铭刻进自己未来的漫长岁月里。

    此际的秦王,他有天策府,他有文学馆,他是太尉兼大唐尚书令,他手下还有无数能征善战的猛将,他还深得英雄与黎民之心。

    试问,有如此一般的亲王,怎么能不令太子李建成心怀忧惧呢?即便是普通百姓的成年儿子之间,尚且不免因为家事互生矛盾,更何况他们是皇帝的儿子。

    他们的身边,各有一帮亲信随从,为了自身的前途命运着想,也不免会无端生出许多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