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投资新农业-《混世农民之我的随身世界》


    第(3/3)页

    祁城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所以,塌陷区很多,就连董山河的老家祁镇都是塌陷区,所以就有很多很多的人没有了房子,这一点看似很适合房地产的投资,可是董山河可是做建筑监理出身,这一点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其他的不说,就在祁城,现在就有十二个拆迁小区,这都是祁城的城郊旧城改造的拆迁户的回迁房,其他的不说,十二个小区,每一个小区最小的建筑面积也在四十万平方米,十二家的小区就是五百万平方米,按照每一套房子一百平方米来算,这就是五万套房子,而祁城才多少人,至今整个城区的人口也没有五十万人,一家三口的话,这五万套房子至少能够满足十几万的人,更不要说,祁城那三大国企那么多的工人区,那可是上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超大型的小区,三十三层的房子都上百栋,而且祁城还有那么多的商业建筑,也就是说,祁城现在的房子就算是再来五十万人也能够住得下。

    别看现在的房子多得是,但是房价依旧居高不下,哪怕就是卖不出去,哪怕农村户口的人来买房子,开发商会把那些飘窗阳台之类的刨除,而且市政府还给每平方米一百块钱的补贴,但是丝毫没用,要知道这市政府给的补贴差不多就足够买房子的契税了,但是依旧没人买。

    所以董山河知道别看现在房地产生意这么红火,但是估计不会红火多少年了,因为政府也托不住了,房地产这个盘子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是祁城政府想要卖地筹钱,但是地总有卖完的一天,当没有地卖的时候怎么办?到时候祁城政府还有钱来托底吗?这个事情董山河很怀疑,因为到时候估计会破产了之,至于老百姓,你就是那韭菜,老老实实等着被割就是,还想怎么样?

    所以都好说知道房地产就是个坑,自己就不投进去了,因为这不是造福人民的。

    “难道要去发展有机农业?”想来想去,董山河觉得还是搞有机农业最合适,因为自己有底气,而且自己正好要搞新农业公司,这一点正好是国家倡导的土地流转,董山河要是想要搞这一块,估计也没什么,但是董山河知道估计那些人不会太高兴因为搞农业不挣钱啊。

    当年那群人就是这样的认为,搞工农业不挣钱,所以就把所有的钱都拿去投资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那些怎么来钱快怎么来的企业,但是一个国家的金融是依靠制造业发展起来的,没有制造业的话,金融早晚有一天会破产的,而没有钱投资到工农业这一块,制造业空心化也会随之而来。

    没有人看见吗?不,有的是人看得到,可是谁又关心这一块呢?现在的人这么自私,我只管我自己挣钱就行,其他人饿死了也不管我的事情。

    “好吧,就去投资新农业吧。”董山河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投资这个。

    因为董山河自认为自己对这一块最熟悉,而是公司也有这一方面的考虑和发展大纲,所以提前在祁城搞一搞实验也算是有个数据。

    祁城的本地还是非常适合搞农业的,位处黄淮平原,北方有当年的黄泛区,南边都是黄土地,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那么多的塌陷区,那么多的水源,搞农业还是非常适合的。

    而且祁城本地原本就有不错的农业基础,只不过大部分都是传统的种植型农业,不是种植小麦就是种植玉米,除此之外都没有什么其他的经济作物,大豆,已经很多年没有人种植了,至少董山河在自己家中是看不到有人种植大豆的,,也没有多少人种植了,因为祁城这边雨量还是不小的,有的时候经常下雨会造成的质量不好,价格上不去,所以农民们也不愿意种植这一块。

    至于其他的经济作物,除了蔬菜和水果,祁城还真没有什么其他著名的,但是祁城的芒砀龙城的苹果,酥梨,葡萄在齐鲁,中原,南直隶四省还是远近闻名的,这一点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