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猛烈而凶狠-《抗战之三生传奇》


    第(2/3)页

    在爆炸声中掩护下,沈宸轻轻扣动了板机,一个猫着腰的鬼子象被人狠踢了一脚,身体猛地晃了一下,翻身摔倒。

    “啪勾!”又一个鬼子的侧肋迸出一朵血花,他瞪着不甘的眼睛,不敢置信地看了下,便颓然扑到在地,激起了一片雪尘。

    枪声又密集起来,曹小宝指挥着队员,向着敌人猛烈射击。

    一阵寒风刮过,地上的雪尘被卷起来,打着旋,扑到人的脸上,让人喘气都觉得困难。

    跑得冒汗的敌人一停下来,又趴在冰冷的地上,更觉得冰冷刺骨。

    遭到袭击的敌人,从最初的惊惶失措中渐渐清醒过来。总这么趴着也不是对策,一个老鬼子大声嚎叫着,又指挥着十几个士兵扑向野地,向着冷枪射来的方向冲过去。

    如果能够杀死或击退这个阴险的家伙,还能够向另一边的敌人形成迂回进攻。老鬼子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可他却没想到这是寻死的开始。

    用冷枪袭击的家伙难道跑了?敌人猫着腰冲了一段距离,对面也没有射击,不由得有些迟疑。

    “啪勾!”冷冷的一声枪响,老鬼子稍微直起了点身子,子弹便象长了眼睛一样击中了他,他便象根木头一样直挺挺地摔倒在地。

    “啪勾!”端着机关枪的鬼子胸前迸出血花,仰面摔倒。

    原来,沈宸是故意把敌人放近一些才突施杀手的。野地里积雪几乎没到膝盖,前进费力,想跑回去也同样很慢。

    而这些穿着黄绿色军装的敌人,行动缓慢,在雪地里笨拙得象狗熊,简直成了最好的靶子。

    “啪勾!”“啪勾!”……冷枪在不断响着。

    沈宸以敏捷的动作或匍匐,或跃进,或从雪壕掏出的凹处射击,或从树后只露出枪管和小半边脸,或从枯草丛中伸出枪口……

    白色的伪装服使沈宸象鬼魅一般,即便是视力很好的敌人,也只能偶尔看见一个影子稍闪即逝。

    一个个敌人沉重地摔倒,而他们距离目标地却还有二三百米。脚下是深厚的雪,踩下去如同陷入泥沼,拔出来再向前,又是一脚的沉重。

    更可怕的还是对面的家伙,不知道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总之,就这么点人,却枪枪狠辣,几乎是弹无虚发。

    最后一个鬼子是在机枪旁被击毙的,子弹斜着射进了他的脑袋,几乎掀掉了他的天灵盖。

    这股敌人完全被打蒙了,崩溃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没有了鬼子的嚎叫督阵,残存的几个皇协军连伤员也顾不得,纷纷往后撤退。

    大路上的鬼子也萌生退意,也知道踩着没膝的积雪去进攻几百米外的敌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趁着短暂的停歇,沈宸横向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再次换了阵位,以便封锁更宽阔的一段大路。

    路上人影绰绰,敌人开始撤退了。但沈宸已经有了击中敌人的射界,他的首选目标还是鬼子,便并不着急地寻找着,瞄准着。

    “啪勾!”一个搀扶着伤员的鬼子身体一震,倒了下去。他的手还没松,把伤员也摔了个跟斗。

    最后一挺歪把子机枪又架了起来,向着枪响的方向扫射,又转向曹小宝等队员的埋伏地,射出一串子弹进行压制,以便掩护撤退。

    有这短暂的空当,沈宸已经出枪瞄准。他甚至看见了鬼子射手的脸,在枪口的火焰下一明一暗,狰狞可恨。

    鬼子机枪手再转方向,副射手忙着压子弹。

    歪把子机枪的最大的特征是使用弹斗供弹原理,子弹是可以现装的。理论上来讲,只要副射手不停地压弹夹,“歪把子”就能持续射击。

    但在实际操作中,除非副射手具有非常高超的装弹技巧,否则很难在夜间或射击时补充子弹。

    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对付日军歪把子机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专等装弹机枪弹打完,立刻反击过去一个“排子枪”,甚至手榴弹。

    因为歪把子机枪与三八式步枪虽然使用一样的枪弹,但打起来枪声却比三八式步枪响得多,加上它射速不快,易于辨别。

    因此,常常成为抗日军民判断战场情况和态势,巧用兵力的一个要素。

    而此时,歪把子机枪的缺陷:火线高、装弹慢、射速低,在沈宸面前暴露无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