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无题-《抗战之三生传奇》
第(1/3)页
后来,十九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独唱领唱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时,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演唱灌制了《长城谣》唱片。
从此之后,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支援打击侵略者。
但由于某种原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城谣》被禁止演唱长达二十多年。
但是台湾香港的艺术家没有忘记这首歌,一代又一代传唱下来。一九八四年春节,香港歌手张明敏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长城谣》。
当时,大陆年轻人对这首歌曲十分陌生,以致认为是张明敏首唱的港台歌曲,却不知道这首歌诞生于抗战期间的中国上海。
沈宸可不管别人听没听过,反正他刚才是没听战士们唱过。也不为什么一唱成名,只为了敷衍过这段难堪。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
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
哪怕倭寇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沈宸唱得还可以,起码没跑调,歌词也记得挺清楚。
歌声刚落,下面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尽管因为是不争气的女声,苍凉悲壮是没唱出来,但听起来还是很亲切、优美,这与曲调和旋律当然是分不开的。
而且,这首歌从问世到现在,在大后方流传甚广,可在敌后各根据地,还真是唱得很少,听者不多。
“好听,真好听。”陈梦瑶用力拍着手,几乎要跳起来赞美,“我听过一回,叫,叫这个,长城谣。”
穆晓薇跳上前,摇着沈宸的手臂,热切的目光让沈宸都有点害怕,“再唱一遍,再唱一遍吧!让我们学学,以后都会唱。”
沈宸赶忙摇头,教一个两个聪明的还勉强,教这么多人,还是别遭这罪了。
“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刘彪挥起手臂,大声对战士们喊着。
“要!!!”
沈宸使劲摆手,突然看到赵铁和老周在杨指导员陪同下,在不远处出现,赶忙说道:“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哈。”
说着,沈宸转身就跑,狼狈地落荒而逃,身后则爆发出一片善意的笑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