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1994年,贝尔实验室的专家彼得·秀尔证明量子计算机能做出离散对数运算,而且速度远胜传统计算机以来,量子计算机就一直被前沿科学家们所欢喜,乃至于仰慕。 早在五年前,就有一个加拿大的中年男人曾经做客老人的家,在长篇大论之后,说了一句令老人五年以来一直耿耿于怀的话。 “god!Hilbert ,you are god's son...” (中文译:“狗日的上帝!你真是他的亲儿子啊……希尔伯特空间!”) 如很多物理名词的命名一样,希尔伯特空间本身与希尔伯特关系并不大,以至于人们说Hilbert时,所指代的就是Hilbert Space(希尔伯特空间),而非无关紧要的希尔伯特本人。所以这里倒不是那加拿大中年人的话有毛病就是了。 当今世界的局势,日韩在这一方面有所进展,但相比于量子计算机在全球背景下的应用,各国其实都是处于拿量子计算机当玩具一样的阶段——当个摆设用用罢了。 要理解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的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后者进行运算时,是以递进式,前一个运算完毕,才能执行下一个运算。而前者并行运算的优势就在于,多个运算,人家都是同时进行的。 这就好比一个人搬一万亿块砖,与70亿地球人一起搬一万亿块砖一样的概念。 粗犷的来说,十本一兆大小的比特形式小说需要占用十兆大小的空间,而十本一兆大小的量子比特形式小说,是可以同时叠加在那一兆空间上的。 作为痴迷于宇宙学的上了年纪的他,早已为复杂而漫长的大量运算而感到年岁严重不足,可能他终身也无法突破自己的梦想。 但老人完全有理由相信,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一定是雪中送炭。 所以三色“太阳”出现在天空时,老人的内心之激动,绝非外人能够轻易理解。 常人或许不能看穿迷雾。 但老人却已经从三个“太阳”之中,看到了陈宏星那所谓“上帝领域”的意义之巨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