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交了这钱,那管事的还在问:“是在学院里吃住,还是每日家人来学堂里接人?” 谢宁一问伙食费和住宿费是三十两一个月时,她忍不住呵呵两声笑,“嗯,我家隔得近,就天天来接送了。” 那管事的也没有多说,于是将两孩子的户籍记录在册,谢宁交上银钱,领了学院的衣裳和书本,他们就得出学院了,下午的课程开始,他们不得在学院内停留太久,以后也只有两个孩子能进出。 从威严的学院大门出来,谢宁忍不住叹了口气,这银子不经用,她得想法子赚钱了。 两孩子领了书和衣裳,却像做错事的样子,生怕谢宁生气,没想谢宁笑着说道:“不过呢今年算是定下了,明年要交的钱,不还有一年时间赚么,我会想到办法的,你们可得认真读书,把这一百两银子赶本回来,不然就亏了。” 萧煜忍不住笑道:“读书还可以如你这般说的,丫头,这座学院里除了读书还有君子六艺,与府学不相上下,已经赶本回来了。” 谢宁又对这君子六艺好奇起来,随着萧煜赶车的时候,坐他身边去了,还问起这六艺到底是什么。 正好一路上回去也没有事干,那就说说吧。 谢宁一路听完,她总结成一句,所谓君子六艺,就是除了读书外,还需要学习礼节、学习音乐、学习骑射、学习驾驶马车的技术、学习书法、学习气数运行规律。 这还真的是学的多呢,难怪贤和书院这么大,比县学还要出名,县学里的生员都只记名,宁愿不要国家补助,也要单独费银两去贤和书院读书,也是有道理的,在这个小小县城,有这些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的确是很赶本了。 谢宁一家坐着牛车说着话不知不觉回了村。 入村时,有村里人看到两孩的书篮里装有书籍,惊呼道:“这是报了名,两孩子这是要真的读书了么?五丫头。” 谢宁点头应是,并说出了两孩子在贤和书院里读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