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沈大儒和孟文天都替孩子高兴,想不到真的能偶遇上,果然谢姑娘有能耐。 沈大儒的确替他们高兴,不过心头却有些失落,这个孩子的确不错,将来也必能高中,看来他与这孩子没有了师徒缘。 谢宁接着说道:“等小包子去魏府上学,必定抽个机会将二位推荐给魏大儒,到时候约一个时间与魏大儒见上一面。” 这正是沈大儒一心想着的事,刚才与孟文天出门就是想着出去与那些地方大儒们交流一下,都是从各地赶来,都想着能见魏大儒一面。 孟文天还想留在洛阳,盼着能受魏大儒指点一二也是好的,眼下替小包子高兴的同时,心头却也有些企盼。 听说魏大儒的外门弟子不少,就在魏府的外院,里头便有各地的才子前来游学拜访的。 沈默显然看出了孟文天心中所想,于是说道:“见过魏大儒,若能受到指点那自是好的,若不能,你就与我出外游学,从洛阳到京城,再去往南边,三年后下考场,必不成问题。” 孟文天点头。 唐氏听着几人的谈话,心里头欢喜的很,自家孩子拜师成功,成了魏大儒的弟子,就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踏上了士途,小包子又是如此的聪明,将来一定能成。 说起魏大儒,都不免好奇他私下里是什么模样,这几日的接触,发现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的老者那样,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他对学问的钻研却是相当的沉迷,这几日教小包子的学识,并没有说书本上的内容,反而是与他一起交谈待人接物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小包子说道:“这几日我们并没有聊到学识上,而是让我感触深的是遇上一桩事,我们每人提出一个意见来,再经过一番讨论,随即就会发现,许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站的角度不同,看待的事物就不同。” 小包子的话让孟文天有些没听懂,沈默也是好奇,问他们最典型的是说了什么事。 小包子便说道:“咱们就说商人,商人逐利,将货物从这一座城运到那一座城,这中间必定有利可图的,不然为何这些走商冒着生命危险做生意,他们赚下的钱比百姓一年种的粮钱还要多,他们也担了同样等重的风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