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祝圣听到这话,很有些惊讶,他看着谢宁,建议道:“我们就不能再等等,福……萧公子一定会回来的。” 谢宁苦笑一声,她一直担心萧煜回去认了亲,被家人留住了,不然为何这么久还是不曾回来。 自打上一次她收到萧煜的信后就再没有半丝消息。 “我还是要去京城,不能再等了,为了保命,我会将手中的产业全部卖了,带上十万银入京城。” 这样一来,她不必受那击鼓前的刑罚,听说有不少人因为受不得这般苦,死在了冤鼓下。 祝圣又不能将福王的身份说出来,可是看到谢氏坚定要走的样子,他又担忧,京城不是洛阳,那儿一个不好,即使是福王殿下相护,也会护不住的。 谢宁却是决定下来。 然而当天夜里就发现了洛阳城派来的官差追出来了,地方军也出动,这些护卫难以对付,而且他们也不能暴露了身份。 于是当天夜里,谢宁一家人不得不连夜离开庄子,就这样逃入了山中。 都说一桩案子,必定是先定案,然后再秋后问斩,她便能在这段时间去京城敲冤鼓,可是世事难料。 竟然他们要立即处置。 深林里,吃穿都只得将就,家里的孩子竟然也没有出声,还很安静的跟着谢宁,谢宁看着他们很欣慰。 这么躲了两日,谢宁没法入京城,祝圣却是带着人外出打探去了。 纪府里,苗氏得知谢氏一家人再次逃脱,还是没能抓到,生了想法,于是背着丈夫,将身边最得力的暗卫长与一群暗卫全部派了出去。 洛阳城不大,谢玉关在牢里,就不怕他们一家人跑远,何不乘着这混乱的时机,派人将谢氏给杀了。 苗氏一想到这儿,心头就得意起来,齐王不在洛阳城里反而更好,再也没有人能帮到谢氏了。 山里头的谢宁不想再将时间耽搁下去,她必须入京城敲冤鼓。 就算现在他们能想方设法的将小包子救出来,身上也背付着罪名,而天下遭罪的秀才还有这么多,有多少家庭正在承受着他们家的状况。 于是谢宁带上来运和几名护卫,告别了唐氏,下了山。 他们换上了布衣,乔装成普通的庄户,走在官道上,遇上有小商队,就跟在其后头做为掩护。 就这样他们往京城的方向而去。 傍晚,谢宁一行人正在路边略做停歇,就见官道上来了一群人,他们身穿墨色劲装,腰间佩带长剑,就这样快马加鞭而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