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声名初显-《大周俏公子》


    第(2/3)页

    其他两人听闻后满脸不可思议的神色。

    张城听完很是惊奇,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到姑苏了,又想到绿罗好像曾经提过满香园的事情,感觉有些好奇,于是移步过去。

    “打扰了三位仁兄,刚才听闻这位朋友对满香园的事情很是了解,不知道能否细细讲来?我请大家喝酒。”张城抱拳向着三位公子说道。

    三位公子亦回礼后,其中一位很是得意道:“公子客气了,在下有一位朋友当时就在满香园中,故而在下对此事比较了解,您算是问对人了。”

    那位公子得意洋洋的讲述了满香园中发生的事情。

    原来当时在满香园举办中秋诗词会,很多上流的社会的人都有参加,包括一些社会名流、名门望族,一些学院的先生,官府人员,青楼名媛,大家闺秀。

    当时八大公子之一的林子木从出场到快结束时几乎都是整场焦点,直到有人请芊芊姑娘为林子木作的中秋词唱曲时,出乎意料的是芊芊姑娘拒绝了,理由就是张城的《水调歌头》。

    所以当芊芊姑娘唱完整首词曲时,现场几乎一片震惊,最初大家都以为词曲是芊芊所做,然后芊芊摇摇头告诉大家作者乃是张城,而大家正在惊讶时,张城好友楚文又爆出了落雨亭比试对联的事情,这让大家对于张城这个人物更加的好奇。

    虽然词曲都是张城所作,但林子木被芊芊姑娘的歌喉所倾心,然后芊芊姑娘却是委婉拒绝了林子木,并说出对张城心有所属,故而把张城推出风口浪尖之中。

    张城听完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当听到芊芊的消息后,有那么一点愣神在想着芊芊。

    心中只能长叹一下,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绿罗的消失,便宜老娘的无情让他对目前的古代生活十分失望。

    重新上路后,张城倍感无聊的躺在马车上,对自己今后的古代生活十分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马车已走了差不多一天了,快接近傍晚时,车夫提醒前面快到寒山寺了,问张城是否要驻留停下。

    听闻是古时最著名的寒山寺,张城又怎么可能会错过,于是吩咐好车夫后,弧身一人进了去寒山寺的山道。

    夕阳西下,透过茂密的树林洒落点点碎光,微风佛动,伴随着钟晌,仿佛来到了心中圣地。

    而寒山寺有名气,却是因了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

    就是不知道这首诗有没有出现在个寒山寺中,张城心中想到。

    诗中文字所营造出的优美、幽美、忧美的意境,成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努力想要体会到的感觉。而张城也是随波逐流中的一员,无奈时空境迁,也只能辗转此地,略微寻找些许的那熟悉的场景而已。

    但来与不来,在内心深处还是很有一番不同的感受的。

    站在枫桥之上,张城看着那流向京杭大运河的河水,以及消失在视线尽头的船帆,心中还是多少升腾起了一些落寞和惆怅。寒山寺内响起的阵阵钟声,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这白日里的钟声,终究找不到那诗中的意境,而这诗中营造凄美意境的钟声是在夜半之时,在那在万籁俱静的黑夜深沉里,远处客船点点油灯之光忽闪忽暗,船窗之外则是隐隐的流水之声。

    这种落寞孤苦的心境,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过,只是张城的这种心境正好出现在枫桥夜泊的那天夜里,此时张城亦能稍体贴明白古代诗人张继那种的心情。

    就这样迎着风,看着远处客来客往的大小船只一直到了星星夜空。

    望着星空的夜晚,江上渔火的船只,张城想到了毛宁的《涛声依旧》,也不管桥上行走的男女,有感而发的唱了起来:

    带走一盏渔火

    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