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丰收-《材料为王》


    第(3/3)页

    IBM就再也无力回天了?

    醒醒吧!

    IBM只可能自己被自己打败,但绝对不会败于竞争对手手中。

    它在美国计算机行业内的影响力之大,是你所无法想象的!它与美国政府、军方、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之密切,更是会让你感到震惊。就算我们的混合架构型计算机再好,我们也不可能将它赶尽杀绝。

    它是打不死的!

    再说,就算它的IBM-PC卖不出去了,难道它就不能转过头来生产我们的混合架构型个人电脑了?谁规定了这种架构的计算机只有我们能够研发生产?

    之前大家对此没有重视,不代表他们永远不会重视。只要他们确定,市场要的就是这种架构的计算机,以IBM那庞大得让人恐怖的研发实力,搞出一款混合架构个人计算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到时候,它依旧可以凭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强大的生产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将市场逐渐夺回去,并最终让我们这个首创者赶得无路可走也不奇怪!”

    舒雨菲被他说的话给吓住了,结结巴巴说道:“可、可我们有专利……”

    “专利这东西不是不可逾越的。绕过专利,研究与之相近的解决办法多的是。专利这玩意儿,从来都是大公司压榨小公司的工具。不信你试试看,如果我们没有背靠着DEC,分分钟就被人搞死!不要以为有了专利就万无一失了,资本的世界,相信的是资本为王,却不是技术为王。有技术却穷得要饭的,也大有人在。

    而说到资本雄厚,有哪家计算机公司能赶得上IBM?在政府、军方中的紧密关系、研发技术强大、实力雄厚,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大型财团,和华尔街那些财阀们没有两样。DEC以前在小型机市场是那么的风光,结果面对IBM又怎么样?最终还不是落得个连战连败,元气大伤?

    有技术却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那就如同小儿持金,行走于闹市。别人不会花钱把你的好东西买去,他们可以敲你闷棍,一棒子打倒,然后这东西自然就归他们所有。”

    郭逸铭从来就没有过一战定乾坤的奢望。

    别说西部计算机公司的老板,也就是他,实际上并不是美国公民,在美国发展自然有无法看到的玻璃天花板阻止他不断上升。就算他是真的美国人,在资本为王的美国,如果动了IBM的奶酪,被拥有更大资本、拥有巨大能量的IBM搞死,都不是问题。

    即便是真正的美国人,正确的做法也是暂时不要动对方的基本盘,慢慢发展壮大。至少要几十年来夯实基础,等到根基牢固了,无论财力、人力、物力、关系网都可以和对方相提并论了,才能有资格尝试着和对方掰掰腕子。

    可恨奥尔森把脑子都用到如何提高技术去了,市场经营能力不超过5,逼得他不得不亲自出马,还一再拿出大杀器来增大己方胜率。结果屡屡被媒体曝光,不情愿地被推到了和IBM正面抗争的第一线。

    唉,郁闷啊……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来,郭逸铭定了下神,抓起电话,沉声道:“我是郭逸铭。”

    “哈哈哈哈!郭,你是对的,你说的都是对的!上帝,这段日子我可是忙坏了,你知道我们已经接到多少订单了吗?”电话中传来的是奥尔森阵阵开心的笑声。他之前搞那三款个人机被证明完全不适应市场,很是伤心了一阵子。但随着C/R81迅速热销,他的精神也再次振作起来。毕竟日子总要过,他以前在小型机市场上,已经被IBM摁在地上爆捶过很多次了,这次只不过是又一次失败而已,心理上痛过以后,很快就能再次振作起来。

    更何况,他本没有失败。

    C/R81的成功,也同样是DEC的成功,也是他奥尔森的成功。这次成功让DEC正式从悬崖边回到安全位置。并且以后每年百万台的个人计算机市场,足以为他带来数亿、乃是十数亿的利润。DEC不仅不会垮,还会变得更加强大,比当初在小型机市场时还要强大。

    更让他兴奋地,是看到往常都是按着他爆打的IBM,这次居然被他们反过来,连拳台都还没上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毫无还手之力!他心里那个痛快啊,开心啊,恨不能站到帝国大厦楼顶,冲着IBM总部所在方向大笑三声。

    在电话里,他的笑声是那么的爽朗,也代表着他这些天都过得非常舒坦。他不等郭逸铭回答,就大声报出答案:“这才一个星期不到,我们库存的十二万台电脑已经卖出去三万台了!照这个速度,我们一个月卖出十二万台也没问题!天啦,我简直要疯了,这么说起来,个人计算机市场大得惊人,一年恐怕两三百万都有可能。想想这个恐怖的数字,我激动得双手都在发抖。我们以前奋斗了几十年,也不过卖出去一两百万台计算机。而现在一年,就能卖出去上百万台个人计算机,一想到这里,我现在就激动得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

    郭逸铭微笑着听他在电话中大叫大嚷,没有作声。

    老头子憋得太久了,这是个胜利的日子,就让他高兴高兴吧。他所心爱的微机版PDP-11又一次被市场所抛弃,他需要有一个发泄的机会。

    “郭,你现在每个月才8万片的产能,是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的。要知道,可不只是我们需要混合处理器,那些兼容机也需要。你的产能至少要提到月产二十万片处理器,才能基本上供应市场所需。”奥尔森在电话对面大喊大叫了半天,终于停下来,催促郭逸铭再次加大生产速度,“前些日子,你不是说资金不足吗?我知道你对风头公司没有好感。可现在好办了,以你们现在的发展势头,银行一定会非常乐意为你们提供贷款,一两个亿很轻松就能贷到。”

    郭逸铭淡淡地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已经解决了,你放心,市场需要多少芯片,我就能提供多少,只会多,不会少!”

    “真的?”奥尔森有些担心。他的命运现在可是和郭逸铭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个抢占市场的关键时刻,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合作伙伴中途掉链子。

    “真的,我说过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你可以放心。你需要多少处理芯片,我就提供多少――只会多,绝不会少!”

    郭逸铭斩钉截铁回答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