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破竹与转向-《材料为王》


    第(1/3)页

    【呵呵,写顺了手,又是9000字,今天居然更新量达到了18000以上,自己都很惊讶。

    同时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得编辑通知,本书上架时间将延后,正式上架时间是六月一日,与小盆友们一起过节,呵呵,希望到时候大家能捧捧场,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开章前首先感谢网友华汉魂、andanystandy、人间懒汉、独挡一面、武神紫翼、octopus7372、小-a、vega_ironman、yahchenz、w970330的打赏,真心表示感激!

    并同样感谢所有点击、收藏、推荐本书的朋友。经其他书友提醒,作者惊闻本书已上周点击榜第一,周推荐也进入榜单,双榜列名,这完全是各位书友的功劳,作者在这里深深向大家鞠一躬,谢谢各位的鼎力支持,感激不尽!】

    比尔的预感迅速成为现实。

    DW联盟为这次突袭作了周密的部署,西部计算机公司与DEC分工合作:一个进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重新编译,以运行于8088,一个利用其小型机市场积累下的深厚人脉,将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广出去。

    考虑到联盟内部成员复杂,为了防止泄密,这个计划始终只有郭逸铭与奥尔森两人才知道,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为了达到战役突然性,西部计算机公司事先就做了非常充分的工作,对那些采购IBM个人机的客户所属行业、正在使用的应用软件都提前进行了详细的摸底。

    西部计算机公司随即从市场上购买了相同软件,对其数据库存储格式及识别进行了分析。随后在公司自己开发的同类软件中,加入了一个数据库转化工具。通过这个转化工具,可以对其他公司开发的应用软件数据库文件进行识别转化,存储为本软件所使用的数据库文件。

    这样就为用户免去了原始数据重新录入的大问题。

    医院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商务软件系统、设计软件,等等一系列只要市面上存在的应用软件,郭逸铭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只待时机一到,就发动雷霆一击!

    DEC这边,则积极和那些采购IBM公司个人计算机的部门经理进行接洽,争取得到他们同意更换视窗操作系统的允诺。

    其中自然也免不了许以各种好处。

    这就看出来IBM、DEC在人脉积累上的巨大差异。IBM由于最早做的是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昂贵机种的销售工作,接触的都是大集团、大公司、政府高官及议院等高端人士,之后也一直对这个人脉网络进行培养巩固。而DEC进入计算机领域,本就是钻IBM的空子,走的是廉价小型机路线,推销的对象也多是小公司总裁、大公司部门主管、大集团部门经理一类的中层管理人员。

    在这次个人计算机标准的争夺战中,这两种人脉基础,分别发挥出不同的效果。

    IBM通过上层路线,虽然在零售市场遭遇滑铁卢,但在大笔订单上却频频有所斩获。订单的绝对数量较少,但单笔订单动辄上百台、乃至千台,这是DEC所无法比拟的。

    可现在DEC不动它的硬件奶酪,转而谋求更换计算机内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IBM在高层的影响力就显得鞭长莫及。再加上IBM一如既往地反应迟钝,只能眼睁睁看着DEC在各公司中层部门主管中的影响力显示巨大威力。

    通过接洽、允诺,并许以一定好处,这些拥有部门决策权的经理、主管当即答应更换部门内所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他们自己也对DOS那繁琐的指令操作方式感到厌烦,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短短的数天之内,就有接近百分之二十左右的IBM个人机用户,毅然更换了他们的操作系统!

    而这个比例还在继续扩大。

    DW双雄突袭,来得太突然、太凶猛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旋风一般狂飙突进。许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他们迅速攻陷了IBM的传统阵营。直到第二天、第三天,得到消息的DW联盟其他成员才恍然大悟,原来联盟已经对IBM发动了奇袭,并且以绕过上层、争取中下层的方式,成功地突破了IBM严防死守的钢铁防线,冲入了对方的领域横冲直撞,正在狂扫战果。

    联盟的成员们也都集体沸腾了。

    一个完整的市场,和一个割裂的市场,他们更喜欢哪一个?

    毋庸置疑是选择前一个!

    割裂的市场,哪怕是胜利一方占据更大份额的割裂市场,也不可能比一个完整的市场更吸引投资商人。

    商人就是为了盈利而存在,他们不是慈善爱心人士!

    现在被IBM和DW联盟人为分裂的两个市场,让双方阵营的人都感到腻味,并对此颇有怨言。

    虽说大家身在DW联盟,跟着两个老大吃了营养最丰富的头口汤,集体赚得盆满钵满,但谁会嫌自己赚的钱太多?为了争夺更多客户,许多公司已经在为IBM推出基于8088处理器的视窗操作系统做准备,决定到时候也推出相关的应用软件。

    但现在两个老大已经做出了表率。

    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不用为IBM专门开发一款应用软件,一样能从整个美国计算机市场上赚到大钱!现在市场已经被我们轰开了,操作系统的接口标准也迅速送到了各家公司,他们只需要对原本为C/R81开发的软件,稍作修改,就可以非常快速地直接在8088视窗操作系统上运用。

    老大一切都为他们考虑好了,还如此体贴,这还有什么说的。

    到了这一步,已经无需他们站队,刹那间大量的公司涌了出来,纷纷表示将推出,支持西部计算机公司为8088版本开发的视窗操作系统下的应用软件。

    这一下势头更加猛烈。

    如果说DEC、西部计算机公司费尽心机,只是在IBM的坚壁上破开了一道口子,那么这些软件供应商的集体表态,则无异于将这条小口子冲破为一个大洞。

    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洞!

    在他们表态的第三天,改装西部计算机开发8088版视窗操作系统的IBM用户群,就超过百分之四十!

    其势头已不可阻挡!

    从DW联盟吹响冲锋号开始,半个月时间,IBM个人机销售未受丝毫影响,但他们的后院早已是烽烟燎原。一个一个用户群集体倒戈,而每减少一个用户群,对其他仍在坚持的用户的心理暗示作用就扩大一分。

    当IBM个人机用户,还在坚持使用MS-DOS的数量缩减到100万以下的时候,这就如同股市上击破了心理红线一般,整个用户群刹那间狂泻不止,改用西部计算机公司版视窗系统。

    大量的用户对IBM失去了信心,不相信他们还能在操作系统上与DW联盟相抗衡。

    即便有些坚信IBM仍将推出自己的视窗操作系统的用户,都已经开始对前景感到悲观起来。毕竟用户群的大幅缩水,就意味着软件市场的彻底陷落,到时候IBM就算推出了自己的视窗操作系统,还有多大意义呢?

    这就像推倒了多米洛骨牌,一个阵地接着一个阵地先后陷落,而陷落的范围和速度还在不断提升,并看不到结束的势头。

    大势已去!

    这半个月对比尔、艾伦两人,以及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的全体程序员来说,都是地狱般的半个月。他们每天从报刊媒体上看到的、同行那里听来的,全都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坏消息。

    他们也不是什么努力都没做,以两位老总担头,公司人员全体出动,就连程序开发组的人,也放下视窗系统的开发走出了公司,去到各家公司做说服工作,说服他们相信IBM一定会推出自己的视窗操作系统,说他们的软件开发非常顺利。

    甚至比尔再一次不断提前允诺,说最多再有一个月,软件就能上市,希望大家再坚持坚持。

    可这一次他说什么都没用了。

    一个公司的高层对他的承诺只问了一句,就让他哑口无言:“请问比尔先生,你们的操作系统出来了以后,有什么应用支持软件吗?据我所知,现在公开表示将全力支持西部计算机公司、基于8088版本视窗软件的软件供应商,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另外百分之二十,也在迅速改变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贵公司开发出了非常好的视窗操作系统,请问你们是否准备所有的应用软件,都全靠贵公司自己开发?”

    比尔无言以对。

    市场从来不允许一家公司单打独斗,强如IBM,处理器要拉上英特尔,操作系统要交给微型计算机软件公司,应用软件向外开放,他们只卖整机。

    再如DW联盟,这种市场细分更加明确。

    西部计算机公司专心于处理器及操作系统开发,DEC推出整机和BIOS芯片,各大型计算机公司生产各自的品牌机,一般公司生产兼容机,零配件公司生产内存、电子元器件、主板、接口电路、机箱、电源、键盘、鼠标……,形成了一条龙式的完整产业链。

    这是计算机市场上,从所未有的完整产业链!

    这已经不是DEC、西部计算机公司两家公司,而是涉及到全美近乎百分之九十的计算机公司及从业人员,数以十万计,产业规模达数十亿的庞大群体。动他们,就等于和全美的计算机从业人员为敌。

    DEC与西部计算机公司,成功地通过开放技术标准,将一个分散的行业捏合为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一年多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既得利益群体。

    即便以IBM之不可一世,在这个既得利益群体面前,也只有伏低做小,坐看DW联盟不断壮大,而它只能苦苦死守防线――就一如DEC在小型机市场面对它的强力压迫,而无能为力一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