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神秘的总参来人-《材料为王》


    第(2/3)页

    这根本是将以前迟缓的指挥体系,陡然提速至实时状态。将以前各自为战的军种、部队捏合为一个拳头,从空、地面,发起的立体式打击!

    这套作战体系实在太可怕了!

    计红军等人来之前,哪怕最乐观的人,也没想到郭逸铭会带给他们这样一个巨大的惊喜。这哪是什么通讯设备,根本就是重新规划未来作战模式的战斗力倍增器啊!

    至于这套体系还不完善,他们一点也不在乎。

    美电子研究所终归还只是一个民用设备研究机构,大量采用成熟的民用技术,整合出这样一套战场数据链体系已经难能可贵,有不足是正常的。难道还奢望他们在这段短的时间内,拿出一套完全符合军用级别的数据链体系?

    真要那样,他们才会感到奇怪了。

    思路,思路才是最最宝贵、对军队未来发展最具启发xìng的东西!

    现在军队强调军事现代化,可什么是军事现代化,军方还有些懵懵懂懂,基本上都是照抄西方国家的建军发展思路。可这套数据链体系的出现,让他们——至少是计红军等人敏锐地觉察到了几分未来战争方式的影子。

    其意义之重大,无法评估!

    过去不论,但这一次,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虽然限于资金、技术上的不足,要将其实现仍有极大难度。预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依然还会落后于西方,但至少在发展思路上,我们已经有了具体的方向。

    计红军等人眼望着面前的两辆装甲指挥车,jī动得浑身发抖。

    ……

    “这就是便携式cd机的样品?”

    郭逸铭从桌面上拿起一只银白sè小巧玲珑的电子设备,放到眼前认真观察。

    香港上下游零部件生产商的工厂早已建成,正在美电子研究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人培训。利用他们实cào培训时少量生产的零部件,华粤科技的工人们也在进行着上岗实习,并制作出了一批样机,专程送到北京技术部mén进行测试。

    在香港工厂建设的这一年多时间,经过cd机项目组的反复改进,便携式cd机的技术有了极大的改进,可靠xìng已符合成熟商品的要求。这次送检的100台样机,经过测试全部都合格,只是由于零部件工厂的工人设备cào作还不熟练,质量上还有些小瑕疵,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培训熟悉。

    放在他面前的这台样机,是碟状扁平外观,轮廓边缘呈圆弧形,比普通家电产品硬邦邦的外观显得更加娇巧可爱。第一批样机送来以后,别说研究所行政部那些nv孩子们喜欢得不得了,就是那些比较古板的研究员们都觉得它看起来“很洋气”。

    原本的科技史上,sony开发的第一台便携式bsp;d-50,还和原来的磁带随身听一样,是采用方方正正的设计。后来随着用户反馈的信息,他们才采用了更受人欢迎的碟状外观,并沿用下来成为便携式cd的标准外观设计。

    郭逸铭自然用不着等待用户反馈,他直接就一步到位,做出了最符合用户审美需求的外观设计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也在美国、日本、欧洲申请了专利。

    这些专利有多少能起作用,他也不清楚,但能够给竞争对手增加障碍的事情,他都会乐此不疲去做。通过层层叠叠的专利壁垒,让对手无法站在同一水平高度竞争,这一向是西方高科技公司的杀手锏,此时也成为他限制对手入场的有力手段。

    cd机正面有一个条状的液晶屏,可以显示两行汉字。

    在他的干预下,便携式cd可以通过液晶屏显示曲目名称,同时还可以流动显示歌词,这也算是研究所的独有技术。

    其他诸如按键、cào作bāng等,都采用了后世流行的成熟设计,此外还有保护套、别在腰间的卡座等等,都是借鉴自后世。别看增加的这些,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部件,可它们却体现了公司对用户无微不至的关心,同时还让深圳的几家皮具厂、塑料厂找到了活干,可谓是一举多得。

    国内多几家工厂有活干,日本就会少几家,郭逸铭对这笔生意很满意。

    便携式cd机能成为现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研究所在上海的贴片式元器件合资工厂也已竣工投产。

    和最早采用传统小型元器件制造的样机相比,用贴片式元器件生产的便携式cd机,减重46,比现在流行的磁带式随身听还要轻得多。大量采用贴片式元器件还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大节约了空间,cd机的散热xìng能也更佳,可靠xìng也大大上升。

    国内方面似乎也发觉到了贴片式元器件的巨大好处,在少量购买了一批元器件回去测试以后,很快就决定在武汉、成都、西安等地各建设一座大型贴片式元器件厂。未来视需要,可能还会建设更多贴片式元器件厂,或者让其他元器件厂改换设备,转产贴片式元器件。

    郭逸铭对此事乐观其成。

    贴片式元器件厂建得越多,供应越充分,而且价格也会大大降低,这种双赢的事他当然会大力支持。

    叮铃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