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黄龙古刹-《仙都传说》


    第(2/3)页

    还好婴儿很配合,一路上不哭不闹,安安静静的。测试文字水印9。有时睁着双目看看新奇的事物,有时闭着双眼,貌似梦游周公。大部分刚出生的孩子都很爱哭,其实一般都是因为饿了。而此婴儿吸食大量天地之灵气,就算半个月不吃不喝也不会感觉肚子饿。

    大概走了半个时辰左右,终于来到了黄龙山脚下。远远望去,只见山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苍松翠柏,相映成荫。有一岩石,貌似好动的猴子捧着仙桃,张着嘴在笑,在阳光的辉映下金光闪闪。人称“金猴捧仙桃”。清朝初年的蒋薰有笔记称赞黄龙山:“仰视周围,垒石如城,黝而光泽,随势起伏,流云成波,一望江豚,吹流不见首尾。测试文字水印3。”寥寥数语、生动活泼地描绘出了黄龙山的内涵神韵。

    走过一幢上书“黄龙山”的大理石牌坊后,离黄龙寺大概就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了。

    黄龙寺,处州名刹。相传是唐朝末年湖州德清人施坚实于乾宁三年所建。施坚实一生好佛,仙游时托梦三个儿子塑伽蓝佛像。院内有宋代的赵瑞有首诗写道:“一到黄龙万虑灰,豪吟胜赏喜追陪。幽兰独秀花香袭,宿雨初收雾气开。湛湛冰池藏世界,悠悠梵呗隔尘埃。测试文字水印4。清风明月无人管,付与纵横石上苔。”一首诗道尽了佛教圣地黄龙寺的远离尘嚣、幽静典雅、与世无争。

    走过一段弯路,就看到了黄龙寺的大门,那是古色古香的黄色土木结构的门,上书“黄龙古刹”四个大字,笔劲苍虬有力,气势恢弘。

    一声声念颂佛经、一阵阵敲打木鱼的声音徐徐传来,显得庄严肃穆,超凡脱俗。不愧佛教圣地之名。

    穿过大门,有一片黄色的院落,院墙上书有“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菩萨。测试文字水印7。”十二个大字。院落的右边,有一碧绿清澈的水池名曰“放生池”。池里几只鸭子在嬉戏,活泼的红鲤鱼也成群的探出水面,好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放生池边,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傲然耸立,也为寺院平添几分幽静。

    无名方丈抱着婴儿走进了寺院。此时寺内大部分僧人都在忙碌。有的参禅,有的念经,有的抄写佛经,有的整理物事。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师傅,你回来啦!这个孩子是谁啊?”一个年约二十来岁的和尚停下练功问道。

    他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是无名方丈的徒弟,法号明静。测试文字水印5。

    “这孩子乃天地所生,与我有缘!都说佛渡有缘人,功德无量。你去请下李大婶过来。”无名方丈微笑着说道。

    “是,师傅!我马上就去。”说完一溜烟似地跑了出去。

    看着明静飞快离去的身影,无名方丈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这个徒弟资质倒是绝顶,而且人又热心善良,缺点就是有点急性子,好动,静不下心来。当初给他起“明静”这个法号时,就是想他有朝一日能够沉稳一点。测试文字水印5。现在看来还没什么效果。算了,顺其自然吧。

    他所请的李大婶是黄龙山附近李石村的村民。老实善良,笃信观音菩萨,经常来寺院上香求佛。而且寡居在家,了无牵挂。请她照顾孩子最合适不过了。

    大约过了一柱香时间,明静就把李大婶请了回来。

    “请坐,李施主,麻烦你过来一趟。”无名做了个请的姿势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