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34)-《大唐少年行》


    第(2/3)页

    叶少缘看到所有人的注意力终于都集中到了他的这一点,心中不由的一阵欣喜。如果他能赢得这一万多非直系势力的支持,那他的计划少说也算成功一半了。

    叶少缘觉得这个收买人心的机会千载难逢,是他该站出来发出一声音的时候了。

    叶少缘站在了一块路旁的高大石头上,一览众人小。

    叶少缘扫视了一眼下面的两万余人,尽管是第一次面多这么多人发表讲话,但是他的心情却很放松。

    叶少缘的这种大将之风的确是与生俱来的天赋,难怪常书辛这个老人jīng都十分的看好他。

    叶少缘清清了嗓子,吐字清晰的说道:“我想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卫国公兵败的消息,它对你们的打击肯定会挺大。但是,哭过、怕过,最后忘了就好。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对抗突厥铁骑的事业还没有完成!所以,我们必须暂时忘掉过去的苦难和不幸,突厥人已经攻占了大唐边疆上的六座城池,而且还在向内陆扩张。”

    叶少缘今天说了太多的话,却很少补充水分。他的话说到一半,嗓子变得十分的难受,竟然有些发不出声来。

    叶元的反应很快,赶紧递给了叶少缘一袋水。

    叶少缘接过水袋,将里面的水一饮而尽。

    叶少缘的嗓子舒服多了,自嘲的说道:“不好意思啊,大家,太入迷了,忘了喝水了!”

    下面的颍州百姓和守军听到叶少缘的话后,会心一笑,觉得这名传闻中杀了颍州太守李孝正而夺权的都尉大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铁血冷酷的人物,真是平易近人极了。

    叶少缘很快转入正题,继续说道:“我们一定要振作起来,为抗击突厥的扩张,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脱离突厥人的控制范围,南下渡过肥水,到达安全的地方!然后,我们联合内陆的兄弟部队,修养生息之后,再迎击突厥。我叶少缘发誓,此战之辱,它rì必叫突厥人百倍奉还。”

    柳子戏站在人群中,双手插进了袖口里。他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线,细细的看着站在高处的那名男子。

    柳子戏嘴角上扬,一抹无人察觉的诡异微笑。

    这个意气风发的男人,rì后登高一呼,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人山人海去响应哦!很可怕的男人呢!

    常书辛更是使劲拍起了巴掌,手掌被自己拍的通红。

    常书辛大声的喊道:“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突厥今rì留给我们的屈辱,他rì我们必将连本带利的一并奉还!”

    颍州的平民百姓和守军们听到了叶少缘的慷慨陈词后,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不约而同的齐声高呼道:“今rì之辱,他rì十倍返还!”

    呼喊声此起彼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叶元翻身上马,高声的号召道:“我们唯叶大人马首是瞻,听叶大人的,渡过肥水!”

    “跟随叶大人,渡过肥水!”

    ......

    群情激愤,队伍的气氛前所未有的激昂热血!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声如雷鸣的呼喝声才停了下来。

    常书辛拖着有些年迈的身躯,翻上了一辆马车的车头。他这辈子很少看重一个人,尤其是像叶少缘这么年轻的人物。他从叶少缘的身上能看到光明的未来,他似乎就是给人带来希望的奇迹之子。常书辛尽管现在身陷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但是,由于他和叶少缘在一起,心里会感到很放松。

    常书辛活了大半辈子,虽然官没有做大,但是道理却明白不少。

    他明白乱世出英雄的道理,安稳的盛唐,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很少能有崭露头角的。那些能在庙堂和军方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依旧是十几年前就已经站在前台的老人。

    一个没有朝气和出sè年轻人的国家,是注定要消亡的。大唐的权力核心太久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了,这天该变一变了。

    常书辛想借助现在的情势,确立一些事情。

    因此,常书辛可以不顾自己的年龄,翻上马车。

    常书辛重重的咳嗽了一声,吸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他正才声说道:“俗语说得好,群龙无首,难成大事,!如今我们需要一个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头人,来带领我们冲破前面的艰难困阻。我这个老头子为官一辈子庸庸碌碌,深感羞愧。我为官的能力一般,但看人的水平确实极高。像也都尉这样文武双全,又品德高尚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相信如果叶大人肯做我们的领头人,我们一定能成功突破敌军的封锁线,东山再起。所以,我认为咱们这个队伍的首领,非叶大人莫属!”

    叶元等叶少缘的嫡系部下,他们早就已经将生死完全托付在了叶少缘的身上。他们这一路上数场的生死大战,叶少缘每一次都是身先士卒,杀敌在前。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早已经把叶少缘当成了带头大哥。叶少缘现在在这支队伍中的人望,已经几乎能够和卫国公李靖相提并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