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冰火两重天-《明枭》
第(2/3)页
十月十五,后金大军克顺义,十七日,克怀柔,十九日,克密云,二十三日,取西山。
阿济格抢得钵满盂满,但是,北京城里可就闹翻了天了。
“天子守国门”,可没有说天子让人给围在国门啊,上次北京保卫战,好歹还有个于谦,眼下朝中可没有如此人杰了。再不下旨勤王,只怕这帮鞑子,要把北京外面当他们家了。当然,这下旨勤王,下到哪里,也不会下到守国门的关宁防线的守军头上去,门户大开,那不是鞑子进出自如了。于是,正将高迎祥,李自成撵得如同丧家之犬的五省总督卢象升,很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到了这封旨意,带着他的兵马朝着北京而去。而在他身后的高迎祥李自成而是笑逐颜开,恭送这位焦头乱额的卢大总督离开。
卢象升,字建斗,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进士及第,任吏部主事,两年后,任吏部员外郎,再过了三年,外放知府。按照这份履历来看,这卢象升,就是一个非常非常会做官的文人而已,就以这样的升迁速度,在他退休之前,混个内阁大学士,还是很有希望的。
就是这样的一位官场新星,怎么又混到去带兵,而且担任五省总督这一专为剿灭流匪所设的重要职位上去了呢?更是而且到,北京一旦吃紧,崇祯立刻就想到下旨给他。
这不仅仅因为他现在掌握着关内大部分的明军主力,更是因为,这位老兄,曾经有过“勤王”的前科。这位老兄在做知府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北京城外出现鞑子,自募民军一万多人,来到北京勤王过,虽然他一仗没打,还多少吃了点处分,但是,却也是从此简在帝心,以他老兄做官的手段,混到五省总督这个位置,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说混,也不是太准确,毕竟,和朝中大部分官员的那种“混”相比而言,他还是很做了一番事情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练兵,而且练出来的是强兵。
在风字营没有出现的大明朝崇祯年间,明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也不过如下几支而已。
第一,毫无疑问,这是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对于这种军队的强弱,基本上就不需要后金的士兵们来声泪俱下的现身说法了,已故的猛将兄曹文昭的战例说明了一切,三千铁骑,追击三十万流贼,连胜二十余役,而这三千铁骑里面,仅仅只有一千关宁铁骑。
排在最末的,是洪承畴的“洪兵”,这只兵顾名思义是洪承畴练出来的,这军队如何,和排名第二的“秦军”一样,后面会有详细的一个说法,不过,现在要说的,还是这排名第三,虽然略逊于关宁铁骑和秦军,但是,却是胜过这洪承畴的“洪兵”的天雄军---卢象升一手练出来的军队。
无独有偶,这只军队的构成,和余风的风字营的构成,有几分相似。作为兵丁本身来说,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不过,田雄军的兵丁,大都是在广平,大名招募而来,而余风的风字营,大都是在登莱招募而来。这两支军队的这些兵丁虽然不怎么出奇,但是大家来自同一个地方,除了一口乡音以外,其中的关系,更是纷繁复杂,断不胜断。或者父子,或者兄弟,连襟,郎舅,或者邻里,同窗,除却亲戚关系,最差的也能算上一个乡党。因为有这些关系在,所以,这些人作战起来,非常的勇敢,伤了一个,等于是伤了一窝,都不用督战队拿着刀上去吆喝,一个个红着眼睛就冲上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