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总希望在自己的环节,就把所有的问题全部解决,做到尽善尽美。 但实际上,这是绝对不可能、也绝对不经济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充分考虑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力和边际效应之后,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方案,把一些需要付出极高成本才能解决的问题,留给下一个环节、留给自己的战友。 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绝对不能惧怕给战友留出你的后背。 很显然,陈念对于这一点的理解,是很到位的。 —— 只不过,他留下问题之后,又打算自己去解决罢了。 隐身涂层材料跨度还真是大啊。 杨伟稍微定了定神,开口问道: “你的图纸现在可以发给我吗?我这边组织评估,如果没有问题,就准备尽快安排去模拟和吹风洞了。” 陈念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回答道: “现在还不行,我只是做了很初步的设计。” “一些数据、细节和内部构造还要补充,估计还需要.” “这个伱不用管!” 杨伟立刻打断了他的话,继续说道: “这些问题留给我们,你要做的只是出大方向。” “细枝末节的事情,有人会替你去做!” “另外,我还想问一件事情。” “你在设计机体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发动机的升级?” 这话一问出口,杨伟便突然反应过来。 自己多余问了。 人家都直接设计好矢量喷口了,怎么可能不考虑发动机? 果然,陈念立刻回答道: “我考虑了发动机的问题。”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基于我们在电磁弹射技术发展上的滞后性,第一代上舰的战斗机必须要有充足的动力余量。”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这架飞机不仅能在平甲板上起飞,还要能在滑跃甲板起飞。”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基于F119发动机的基础,我们继续开发新一代的、推力更大的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的进展,要跟歼二十同步。” “这样一来,在歼二十定型的同时,新发动机也能够定型,我们的第一艘航母的战斗力,就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水平。” 听到这话,杨伟心下恍然。 “你是要用舰载机的优势,去弥补航母吨位的不足?” “没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