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母亲的馈赠-《幸福河畔》


    第(2/3)页

    "芯片里还有段录音。"春花突然说,"马阿姨说......她给我注射过实验性血清。"

    江凤猛地转头:"什么时候?"

    "我六岁那年发高烧,所有药都无效。"春花摩挲着腕上淡淡的针疤,"当时是马阿姨连夜从县里赶来......"

    韩东来想起洪水夜春花反常的恢复速度,想起那些与她基因同源的苜蓿。谜团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归位——马淑芬用生命保护的不仅是真相,更是能净化这片土地的希望。

    远处传来闷雷的轰鸣,第一滴雨落在三人交叠的手背上。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苜蓿叶尖上,韩东来蹲在试验田边,指尖轻轻拨弄着一株刚抽芽的幼苗。嫩绿的叶片背面,细密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这是注射过春花血清的第三代改良品种,对重金属的吸附效率比普通苜蓿高出三倍。

    "韩理事长!"合作社的小会计气喘吁吁地跑来,"有您的特快专递。"

    牛皮纸信封上印着烫金的"中共江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字样。韩东来在裤腿上擦了擦沾着泥土的手,拆开封口——是一份聘书,邀请他担任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攻"乡村振兴中的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课题。

    聘书落款处还别着张便签:「东来同志,幸福村模式值得全省推广。盼将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周正明」

    韩东来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农产品加工园,喉结滚动了一下。二十年前那个在水泥厂废墟上发誓要改变家乡的少年,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的实践会成为省级课题。

    ……

    路春花把热腾腾的姜茶放在书桌上,蒸汽在台灯下氤氲成朦胧的光晕。韩东来面前摊开着两份文件:左边是省委的聘书,右边是产业园二期工程规划图。

    "其实你可以兼顾。"春花指着规划图上的远程协作系统,"这套设备下周就调试好了,视频会议能直接连到试验田。"

    韩东来握住她的手,发现她指尖有新添的针眼——这段时间春花每周都要抽血做抗体研究。他的拇指轻轻抚过那些细小的疤痕:"我怕你太累。"

    窗外突然传来引擎声。江凤的白色SUV停在院子里,她拎着个档案袋走进来,法官制服外套着件格格不入的棉麻开衫——那是春花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

    "猜你们需要这个。"她把档案袋倒在桌上,几十张照片滑出来,全是全省各地的污染农田,"我整理了近三年环境诉讼案卷,这些都是亟待修复的区域。"

    照片在灯光下像一副拼图,隐约勾勒出某种可能性。韩东来突然抓起红笔,在规划图上画了个圈:"可以把二期工程改成示范基地,在这里培训周边市县的技术员。"

    春花眼睛一亮:"用我的血清培育种子,成活率会更高!"

    江凤从公文包又抽出一份文件:"刚好,省高院刚通过《生态修复司法协助办法》,可以派巡回法庭驻点......"

    三人的声音在夏夜里交织,惊醒了窗外枣树上打盹的麻雀。

    ……

    基因实验室的警报声刺破夜空。马克捂着流血的手臂撞开应急门,身后传来玻璃器皿碎裂的声响。

    "拦住他!样本在冷藏......"

    黑影掠过监控镜头,是个戴战术手套的男人。他利落地破解密码柜,取出血清样本时,袖口滑落,露出手腕内侧的三眼纹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