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平生回家。 眼瞅着大屁娃陈安安竟然拿着个比她小脸还大的放大镜,对着个小碗左看右看。 他老妈彭英还在旁边一脸紧张的看着她,陈不凡跟他媳妇也都在旁边。 “咋样,到底是不是明代的?” “上面这只鸡,不太像啊。” 前些日子,一只明代鸡缸杯拍出了两个多亿的消息,恰好被彭英她们看到。 老物件这么值钱,小老太干脆就在外面留意了起来。 今天正好碰到一个乞丐打扮模样的人,掏出一只小碗说是传家之宝。 那言辞之恳切,是个正常人就会动容。 彭英拿出自己的杀手锏,砍了十八道价后,最终以八千的价格买下。 他一次都没要罢了。 反正别人说什么她就买什么。 “老豆,奶奶说她买了一个明代鸡公杯。” 八千块而已,玩古董被骗的人多了。 陈建军说过几次这个事,他今年要把村里的所有修路项目,都交给外面的人负责。 至于他父亲陈建军,早因为村子里修路的事提前搭飞机走了。 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隔壁那个姓金的,倒是拿着几样老物件过来找过他。 靠工资岂不是要饿死。 陈安安早就看到了,她将手里那个比她小脸还大的放大镜拿给她爸,“这不是太明显嘛,我以为它是故意的。” 直接避开那些关系户。 陈安安弱弱地说。 不知是运气还是什么,这头一次还真被她买中了。 小老太满脸失望,陈平生从来都不玩古董,再有钱也不玩。 反正每个月二十万零花钱,最多就是少买两件衣服罢了。 那么辛苦的为民服务,公款项目来了要是还沾不了半点好。 明年修了,后年又要开始缝缝补补。 想吃公款项目的多了,好不容易当个芝麻大点的农村小官。 第一次是喜孜孜的花一千二买了个鸟笼。 大屁娃也就不迷这个了,果断改拉二胡。 农村这些年都在大力修路,有些路今年修了,明年还要修。 没想到她这消停没多久,小老太又迷上了。 陈平生看了一圈,指着碗下面的那个蓝色印记说:“这么明显的现代标志,需要你拿放大镜瞅啊?” 看了半天,陈平生拎过来一瞄,“你在瞅啥?” 她啥时候能正常思维了,他反倒觉得意外。 整整三个月时间,硬是花了一百多万,结果没一件真货。 陈平生无言以对,大屁娃一直就这么不靠谱。 这都压根不算啥。 小妹的婚也结了,京城这边玩也玩了,陈平生安排家里的那台定制版考斯特送他们回去。 拿到古董店去看,竟然是清代某个王公贵族家里的东西。 主要还是这附近的都喜欢玩这个,她跟着也就开始喜欢了。 反正就是用不长,坑坑洼洼。 从清代买到明代,再从明代买到宋元朝。 鸡缸杯他听说过,鸡公杯绝对是第一次。 “老豆,姥姥他们明天就走了。” 住到了四合院后,总感觉这附近到处都是宝贝,万一让自己给买中呢? 钱不钱的倒是无所谓,关键就是开心。 回家就让装模作样的大屁娃看。 陈安安瞬间戏精上身,刚来南锣鼓巷那会,她也是玩过一段时间古董的。 价值二十多万。 因为这事还吵过几次架,大概意思就是有人不同意。 陈平生也是经常在电话里听小老头讲,反正言语之间都是失望。 一心为民服务的村长,天天被人反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