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村子里两位老人说道: “我父亲当年说过,陈老在村子里做了很大贡献,她说改革开放之后,城市里的人通过拆迁,大部分人都获得了时代红利。 “而这些农村老人的孩子,却又一个个背井离乡的前往大城市,这让原本热闹的农村一下子变得空荡荡,大家都勒紧裤腰带去城市买房,农村里的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陈老当年就站在村口这么跟大家说,后面他还说,有没有一种希望叫新农村,年轻的孩子不再向往城市,而是更多的陪伴在自己父母身边,留在家乡也能发展得很好。 “大家当时听了都说,咋可能嘛,要是这样那就太好咯。 “谁都没有想到,这并不是陈老的一句玩笑话,而是他真的要去做这件事,而这事一做就是五六十年。” 村里老人越说越激动,父亲从六十年前开始就一直关注农村方面的发展。 他甚至还提出了发展新农村的想法,一定要将消费娱乐板块也相应提高。 这才能让年轻人留在本地发展的时候,还心甘情愿的留在当地消费。 工作赚钱跟娱乐消费,一定是要相辅相成才行。 村里老人又带安安她们去看农村老家的新学校,以及农村卫生院,包括镇上五层高的娱乐消费中心。 这些都是她父亲聚一生之力都在干的事。 他只是不屑去刻意宣扬这一块,要不然名声只会比现在更大。 甚至还能成为商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传奇。 陈平生在早年发家致富后,也确实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责任,以及力所能及的事。 他对社会普通阶层的帮助包括新农村的发展方向,绝对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而在他晚年一直希望的就是陈家能延续这种社会责任。 不仅仅只是当一个豪门之家,享受现有的富足生活。 那样对他来说,陈家完全就是可有可无。 甚至还根本就没太多存在的必要。 这也就是晚年期的陈平生,一直在考虑要不要解散陈家的主要原因。 后面还是因为安安的存在,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未来的陈家会如何,在他闭眼的那一刻,其实就已经完全交到了下一代手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万事皆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