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桑国急着收货,肯定不是用这些搞建设,实话实说,他们到底要用这些商品干什么?” 林凯峰说道:“桑国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液化气罐,又为什么要着急收货,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我只是告诉他们,液化气罐一定要妥善保存,若是保存不当,很可能出现危险。” 有些事,林凯峰清楚瞒不住。 并且,林凯峰也没想瞒着方博年。 任谁看到这份意向合同,都会感觉不可思议。 代表县机械厂来市里汇报工作,林凯峰身上肩负着多个使命。 首要任务,为机械厂申请生产物资。 要在半月内生产出五千个液化气罐,两千根充当发射器的钢管。 以县机械厂的物资储备,根本做不到。 必须由市里出面调拨。 县机械厂一穷二白,想要完成创汇任务,必须广开思路,想办法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 利用陆长顺读过军校的契机,厂里研究决定,将军校的外国留学生当做外商看待。 试着与他们接触,沟通。 尝试着在这些外国学生身上打主意。 让他们当成对外出口换汇的桥梁。 听着听着。 方博年脸色大变,伸手打断林凯峰,低头看向桌上合同。 大型钢管,液化气罐,军校生,桑国发生的战争。 几个词汇集到一起,方博年汗如雨下。 和陆长顺一样,方博年同样是军人转业。 今年五十三岁的方博年,十几岁参军上前线。 打过小鬼子,匪军。 更曾在战场上和外国大鼻子交过手。 “你们厂真是疯了!!!陆长顺是个没脑袋的倔驴,其他厂领导都是一群笨蛋,不,是一群胆大包天的蠢蛋!!!” 方博年气愤地连连拍着桌面。 “是不是以为全天下,只有你们厂是聪明人?别人都是笨蛋?” “回去告诉陆长顺,老子也当过兵,论兵龄,他要叫我一声老班长!!!” “液化气罐能装填炸药,钢管能当成发射器,桑国正遭遇入侵,急需各种军火武器,你们真是好大胆子,以民用商品的名义出口军火!” “你们县机械厂领导有几个脑袋?” 气急败坏的方博年拍了拍自己的脖子。 这件事一旦东窗事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