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今年还三分之一,明年再还三分之一,一共分成三年。” “厂里资金少了许多压力,又能摘掉欠债不还的帽子,一举两得。” 闻听此言,陆长顺面露赞许。 “大家觉得呢?” 众人互相看了看。 谁都不傻,知道陆长顺心里已经接受了。 厂长和副厂长想法相同,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纷纷举手表示同意。 就在这时,林凯峰突然站了起来。 “各位领导,本来以我的身份,不该多说些什么,不过身为机械厂的一分子,我认为有些话,不能不说。” 陆长顺淡笑道:“你是厂里的有功之臣,谁都不会拿你当外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林凯峰直言不讳地说道:“对于您刚才的决策,我不敢苟同。” “要让机械厂扭亏为盈,重新屹立起来。” “不仅是要解决厂里的资金问题,重新和市里打好关系,全面处理解决内部挤压的各种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县医院以极端的方式上门讨债,说明他们是真急了。” “如今的经济情况,大家都清楚,国家需要钱,各个单位也需要钱,咱们以前没有钱,所以只能拖着,如今有能力还钱,我建议一次性把钱全部还上。” 不等众人开口,林凯峰进行补充说明。 通过与外商交易,机械厂创汇十九万。 事情传得沸沸扬扬。 明明有能力将欠的钱全部还清,却要选择三年归还。 任何一位债主,恐怕都不会满意。 谈判一旦破裂,债主肯定会用更加极端的方式讨债。 到时,县机械厂将永无宁日。 就算说服他们,同意三年还钱,照样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果。 比如。 县医院停止向机械厂提供医疗服务。 水利部门和电力部门,隔三岔五断水断电。 殡葬部门停止火化厂里故去的职工。 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让县机械厂焦头烂额。 “他们敢!” 陆长顺怒气冲冲地说道:“水电又不是他们的东西,凭什么说断就断?” “如果他们真敢这么干,老子马上上门和他们理论,将官司一路打到市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