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吧。” 料到县机械厂肯定会提要求,方博年倒是一点都不奇怪。 林凯峰笑道:“领导,我们厂的要求不多,一共就四条。” “第一,给我们一个具体的知青安置时间。” “比如说五年后,我们厂停止知青安置。” “再比如,知青或者其他青工,由于表现等各方面的问题,引起民愤,以及其他方面的不满,我们能不能给他转岗?或者直接退回市里安置办?” “可以。” 方博年同意以五年为时间阶段。 大规模知青返城,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五年以后。 估计返城浪潮已经结束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一些消极怠工,天天磨洋工的问题人员,可以调岗处理。 屡教不改退回市里,另行安排。 见状,林凯峰又说道:“我们厂的名字,是否可以更改?” “既然从国有企业,变成集体企业,再叫县机械厂,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你们想改什么名字?” 方博年问道。 “北方机械公司,您觉得怎么样?” “北方机械公司……” 方博年喃喃自语两句,点头道:“行。” “第三条呢?” “最后给我们批一次计划内生产材料。” “可以。” 订立规矩,更改厂名,这些都是正常的事情。 最后批复一次计划内材料,方博年也不觉得实在强人所难。 马上就要分家单过了。 当家长的自然要给点分家费。 “谢谢领导,第四条是帮我们县机械……不不不,帮我们北方机械公司,弄一张今年的春季展销会的邀请函,让我们可以布置展位。” “行,我一会儿就给你……” “你们要去春季广交会?!” 方博年猛地站起来,表情变得复杂。 前三条轻描淡写。 第四条差点将自己噎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