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咱们虽然拥有了自主销售权,可俗话说得好,做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跑到百货公司门口卖车,这不是摆明要砸人家的场子吗。” “林总,咱们还是换个地方销售三轮车吧,我看市中心小广场就不错,周围人来人往,距离公园也不远。” “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能摆在百货商店门口,这既是砸场子,更是一种挑衅,凯峰,团结同志可是咱们的老传统。” 会议室,众人七嘴八舌的建议林凯峰,换一个地方卖车。 搞垮杜家父子,已经让林凯峰得罪了不少人。 没必要继续得罪商业部门。 眼下的情况,正应了那句话。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猜都不同猜,市里同意机械公司在百货公司门口推销农用三轮车。 绝对是林凯峰的主意 也只有林凯峰能干出这种天马行空的事情。 计划经济年代,百货公司和下属供销社,掌管着老百姓的一切日常生活所需。 吃穿用度,柴米油盐,只能去他们这里买。 早些年,除了百货公司和供销社,还有部分公私合营的商店,少部分路边摊。 自从进入到60年代中期,后者统统消失不见。 百货公司和供销处成为了唯一的对外销售部门。 “大家说完了吗?” 林凯峰安静地听着众人的反对意见,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反驳。 牛永贵无奈的说道:“大伙都知道你有主意,并且你每一次出的主意,都是好主意,但这是一回,做得是不是有点过了……”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就连陆长顺都觉得,林凯峰的确有些过。 平时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也就罢了。 市里这么大,哪不能卖农用三轮车。 非要跑到同行眼皮底下做生意。 以后还怎么和商业部门打交道? 林凯峰难道不怕被百货公司背后戳脊梁骨,骂祖宗十八代。 林凯峰淡定道:“市里为什么同意,机械厂变为机械公司?因为我们敢想敢干,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而且能够为市里获得大量外汇,解决一大堆难题。” “我们和百货公司讲友谊,百货公司跟大家讲过友谊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