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别出心裁的新型产业链配套计划-《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第(2/3)页

    王长生和颜悦色道。

    林凯峰看了一眼方博年。

    方博年点点头,王部长心情大好。

    此时正是喜上加喜的时候。

    “请领导跟我来。”

    林凯峰将大家请到会议室。

    销售科十几位姑娘,落落大方地端着茶水进入会议室,一杯杯冒着热气的香茶放在各位领导面前。

    林凯峰将早已准备好的发动机图纸,贴在会议室的黑板上面。

    通过对摩托车发动机的研究,北方机械公司生产了能够为贫下中农和经济建设提供交通帮助的农用三轮车。

    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林凯峰准备趁此东风,做大做强。

    “我的想法是与江城的汽车企业进行分工合作。”

    “这种分工合作,不同于之前的产业链配套,属于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林凯峰指着黑板上的汽车发动机图纸,开始侃侃而谈。

    将汽车制造进行一个大分工。

    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由汽车厂进行独家制造。

    周边配套工厂,也仅仅是提供部分生产资料。

    北方机械公司负责汽车制造的核心环节。

    手抓技术中心点,监督各个制造环节。

    发动机可以由江城发动机厂负责制造,汽车车体,由另外的工厂负责。

    相关的车辆仪器,零部件,通通交给有能力制造的企业负责。

    数量不必有所限制。

    可以是十家,二十家甚至是三十家。

    公司除了负责核心技术工作,还负责招揽生意,出口商品。

    实现王长生说的以点带面。

    先富带动后富。

    通过北方机械公司一家,盘活其他缺少资金和生意的兄弟厂。

    讲到这里,林凯峰又从细节处讲起。

    要制造一辆整车,不是只有发动机,车体,车轮就够了。

    一辆汽车涉及的生产环节多如天上的繁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