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肯定都是抱着现场交钱,现场拿车的心态。 各公社情况不同,购买农用车的数量自然也不同。 比如老冯。 他们公社要进行水电站和水坝建设,需要大量农用三轮车。 由上面的资金拨付,大有可能将机械公司的农用三轮车全部包圆。 继续吵下去,什么结果都没有。 见众人不再争吵,林凯峰分开人群走到里边,手脚并用地爬上了一辆农用三轮车。 “林总经理,不是我要和大家吵,大伙贫下中农兄弟,换成别的事情,我肯定会礼让他们,但这次的事情不一样。” 老冯率先开口道:“我们公社是省里有名的贫困公社,一年当中有六个月吃不饱肚子,鉴于我们公社的特殊情况,上级部门发下来一大笔资金,帮助我们建水库,修电站。” “提高公社和生产队的自力更生能力,你们公司的农用三轮车,对我们真的很重要。” 说起自家公社的实际情况,老冯有些想掉眼泪。 太苦了。 早在几年前,上级就有想法帮助公社,改变现有的恶劣面貌。 无奈,运输工程车辆严重短缺。 国内汽车发展情况只能说是稳中向好,拥有着生产各种运输车辆的能力,但是产量一直不高。 并且生产出的卡车,主要供应给工厂或者其他大型国有单位。 能够分到下面的卡车数量寥寥无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市一级单位,也调动不了大批运输卡车。 没有运输车辆参与,工程只能靠最原始的肩挑手扛。 且不说要耽误多长时间。 许多的大型机械不是人能搬运的。 这也是为什么。 市里会给老冯一大笔钱,由他过来大量购买农用三轮车。 880元一辆的三轮车,即使买一百辆。也不过才八万多块。 和价格昂贵的解放卡车相比,简直便宜到了姥姥家。 三轮车各方面确实不如运输用的大卡车,可是车就是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