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期间,校企合作算是彻底落实下去。 三个月后,工业大学将会派出一百名学生,二十名老师前往北方机械公司。 正式开展学生实习,专家指导工作。 企业想要发展,各个部门要时刻保持充足动力。 每隔一段时间,必然要注重大量的新鲜血液。 现阶段,人才引进的途径十分狭窄。 不过狭窄,不代表没有办法。 绞尽脑汁另辟蹊径,林凯峰一共打开了三条人才获取途径。 第一,从退伍兵中选拔优秀人才。 其次,向国有大厂返聘退休的老专家,老技术骨干。 第二,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岗位。 支付少量资金,获得大量的实习生。 全国几百上千所大学,全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等问题。 只要林凯峰肯花钱,别说和沈城工业大学合作。 即便是位于京城的顶级学府,也不会拒绝机械公司丢出来的橄榄枝。 临走之前,林凯峰自己给自己增加了大量的工作。 非但没有任何疲惫,反而觉得精力十足。 该做的事情全都做完了,一行人没有丝毫耽误,马上返回北方机械公司。 一件件安排,先后被林凯峰传达给公司管理层。 会议进行到一半,林凯峰面对笑容道:“同志们。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你们每个人都 是功臣,我能成为北方机械公司的总经理,少不了大家的支持。” “今天,公司和我本人,将会送一份福利给大家。” 闻听此言,众人齐刷刷地盯着林凯峰。 心中猜想林凯峰口中的福利是什么? 多发奖金,还是国庆的时候,加倍发放过节物资? 林凯峰笑道:“前不久,一机部领导将我叫到部里谈话,对公司的生产和发展情况,给予了相关指导。” “部长要求咱们公司,每年解决一千五百人的就业问题。” “对于别的国有企业来说,这个安排绝对是晴天霹雳,但对咱们公司,又未必是什么坏事。” “在座各位都有三亲六故,这些人的孩子中,又有很多都是下乡知青,我想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得到工作安排吧?” 第(2/3)页